关灯
护眼
字体:

从江南到大上海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南京路游荡了起来。上上下下,出出进进,逛一个个的商业大厦,各种服装店、鞋店、丝绸布料店等。我在一家商厦看中了极好看的一件蚕丝的短衫,当时极想买下它,价格和大连的服装价格基本相当。我觉得上海的服装价格合理,不像邬导游说的南京路卖的东西非常昂贵,提醒大家不要在那里买东西。在街上闲逛时,看见叮当响着铃铛声油彩的观光小火车驶过身边,车上坐满了游客。女儿新奇的看了又看。

    邬导游要我们到南京路上的一家大酒店碰面,大家一起吃午饭。那个酒店大楼在街道中间的一个岔路口里,乘电梯到六楼餐厅,餐厅里挤满了人,非常嘈杂,到处是身材魁梧的大汉,大啤酒肚,大嗓门。一个个餐厅像大会场的大房间,密密麻麻的大圆餐桌间的距离不宽。

    我们被引入座位,等一会儿,服务生陆续端上几大盘菜肴。老天呀!我实在无法想像,竟会有这么惨不忍睹的菜肴。炖得烂糊糊的菜肴,乌乎乎的一盘一盘,大米饭也是有点黑绿的霉米。看着真让人难以下咽。发生在大上海的大酒店里真让我太震惊了。

    我根本一点胃口也没有了。我想这个大酒店老板的良心被狗吃了吧?简直太没人性了,禽兽不如。看着一齐来的很多人一小口一小口的吃饭。我和女儿一口也没吃。不明白唯公司里主管旅游事物的负责人为什么不吭声,想必会有很复杂的因由吧?我不好出面说什么!

    走进上海老街,街道两边小商铺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各具特色。涂满红漆的木雕门面、种类俱全的小巧制作和青石板砖的粗纹路面。空气里有着丝丝缕缕的陈年气息。在这里,连缝隙中都透出旧上海的味道,每一样物品都是有传统来历的。

    于是我们好奇的在小商铺中转进转出。后来,我终于买了几盒有着上海地方特色的糕点。在一家老北京布鞋店买了双真正千层底的黑布绣着一朵红花的布鞋。当看见那些艳红的三寸金莲的小小鞋,想起我的奶奶蹒跚着那双被裹得尖尖的小脚,站在夕阳里。她那件蓝色粗布的大襟罩衫正被晚风吹得飘荡。身后是小镇的老街。

    我不知道游逛老街时我的思绪为什么会那么跳跃?那时我是真实想过的。走过一段段路,会望见街道两边狭窄幽深的胡同,胡同里的青石板路。那些班驳陈旧的老楼房。因陈旧而古老的那种感觉。

    那感觉仿佛看见电影花样年华里张曼玉居住的那个阁楼。陈旧的阁楼上她穿着花团锦簇的旗袍,小巧的立领环绕着纤柔的颈项,凸凹有致的流畅线条紧贴着挺拔的身躯,开叉的下摆伴着轻盈的步履款款摇曳,张曼玉五官搭配得极其精致好看,说话柔声细语。婀娜多姿的体态,一转身的背影是多么迷人。她是那么美那么忧伤。

    而不时穿插进来的夜晚下着雨水的街道,张曼玉不断变换着旗袍的颜色和款式,浑身都是柔软的可以扭动的腰肢,春风杨柳一样,步履轻移,一点一点地撩拨着你的心。此刻的时光,恍惚的,像梦的一个片断。

    老街上平排的两层木制红楼,店门上沿是一色的曲直镂雕连檐,再上面是镂雕的窗棂,顶上是翘角的飞檐。街心还有个连廊,就像架起的第二道门。一路望去,非常醒目。音乐声从茶楼和商店开着的门里不停地流泻出来。川流不息的人群悠闲的游逛着。

    上海老街上还坐落着闻名遐迩,远近皆知的上海城隍庙。也是我最感兴趣去的地方。其实几年前我就去过北京的城隍庙。我挂在幸运树上有我名字带着红布条的小木牌还在吗?我是信奉“老庙黄金,给您带来好运气”这句老话的。

    “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

    上海城隍庙正门为四柱三门,飞檐翘角牌楼上塑有八仙,门旁有石狮一对。给女儿在门前拍了几张照片。城隍庙的院落并不大,大殿翠瓦朱檐,峥嵘璀璨。大殿两侧楼屋顶层层叠叠,状如张开的伞盖。雕梁画栋,有的楼房檐角上建造了个站着的小人,这建筑看着很有意思。

    大殿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几乎整面墙的一幅画。画中的那些惟妙惟肖的神仙,我凝视着这片色彩斑斓的空间。大殿里散发着温暖的光辉。记得在很小的时候在奶奶家看过类似这样的画。城隍庙香炉边香客云集香火旺盛。

    大上海令人窒息的繁华喧嚣我是不喜欢的。太多的摩天大楼将人们的视线挤压。汽车多如过江之鲫。吼叫着在宽宽窄窄的街道上缓缓爬行。我们乘坐旅游大客离开国际大都市上海,那时候黄昏正在降临。江上的暮色美妙极了我远远地就看到了那宽阔的水流,看到了悬挂在流水之上那红的落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