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暗号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晚餐之后是用茶的时间。御手洗要求到三楼观看操纵风向鸡振翅的装置。

    “我领你去!”三幸当即表示。但是她必须拾掇饭后的餐桌,还有学校留的家庭作业,因此她被首先否决了。

    此外能够带路的只剩下让一人,但是千夏已经醉倒,让必须照顾她回公寓楼那边。所以最后只好采纳三幸的主张,由她来给我和御手洗两人做向导。

    我们跟在三幸后边,咯吱咯吱地穿过走廊。挨着门厅有一个房间,沉重的房门紧闭着,三幸告诉我们说这是八千代的房间。可能因为里面保存着大量贵重的古董,门上了锁。走廊的尽头是楼梯,比我想象的要狭窄得多。我原先还以为这里应该像外国电影中经常看到的镜头那样,有宽敞的转角缓台,有光滑明亮的扶手但是这里的楼梯却相当狭窄,如果要把大件的家具搬到二楼或三楼去,恐怕会非常困难。

    房子本身已经非常古旧,楼梯也相当陈朽。一脚踩上去,好几级楼梯吱吱嘎嘎地响。

    壁纸和一楼走廊里的一样,乳黄色的质地上有茶色的纵向条纹,条纹上缠绕着花枝。从这种图案看来,壁纸的挑选是很用了一番心思的。

    缓台处的墙壁因陈旧而发黑,上面安装了一盏煤油灯。煤油灯的四面玻璃是白黄相间的颜色,散发出的白光和黄光映照着墙壁。原来是这盏煤油灯使墙壁看上去像是乳黄色,也许壁纸最早是雪白的,只是因为年代久远才变成这样。

    煤油灯下面悬挂着日本画和水墨画,镜框里还有描写横滨风貌的古老照片。这些肯定都是詹姆斯*培恩从这附近买来的。从他对绘画的鉴赏水平看,此人趣味不俗。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培恩回英国时把自己的收藏品就这么扔在这里了!如果是我,千辛万苦收集来的东西说什么也要带走啊!难道培恩对这里的确已经厌倦了?壁纸和一楼走廊一样泛着茶斑。上到三楼的楼梯,好不容易洁净了一些。也许是因为楼下使用频繁,所以污痕也更厚重。“房子只有在这边有楼梯,是吗?”御手洗问三幸。“是啊,只在南面有。”三幸在前面边走边说。

    “哦,这幢洋楼每层都有三个房间吧?”

    “对。”

    “屋顶的烟囱那么多,是每个房间里都有暖炉吗?”“是啊,但是中间的房间里没有。”

    “哦,只在两侧的房间里有?”

    “对,一楼的中间接近门厅的地方安有壁炉,二楼三楼只在两侧有。所以,正中间的房间到现在还空着。”

    “没有壁炉,冬天冷吗?”

    “即使不冷,当然也是有壁炉的房间好啊。”三幸语调明快。“的确是这么回事。”在这么陈旧的房子里住,无论是谁都愿意选择有壁炉的房间。到了三楼,进人走廊,天花板变得很低。

    三楼的走廊形状很特别,因为它就在三角形的屋顶’卜边。右侧的天花板向下倾斜,最终和地面连接在一起,因而只能尽量靠左通行。面积虽然很大,但是空间狭窄,使人不由得要弓着身子前行。右边是一排斜窗,窗帘都束在两侧。透过窗户,月光之下可以望见黑暗坡石垣附近的树木以及几个石棉瓦铺就的屋顶。用手推推玻璃窗,发现它们的确是直接镶在了窗框上。

    “就是这间。”兰幸指着三扇门中的一扇说。也许是楼梯处的煤油灯发出昏黄的光,抑或是年代久远,白色的房门都已经泛黄。“请!”三幸转动黄铜色的门把手,像撞门一样向内猛地把门推开。御手洗在前,我紧随其后,进人了黑漆漆的房间。黑暗之中只能看见月光透过两扇窗户流泻下来,最后进来的三幸打开了房间里的电灯开关,天花板上的日光灯一闪一闪的,房间里的东西都看清楚了。

    由于三楼走廊的位置靠近屋脊的中央,所以和一楼的房间相比,从门到窗户的距离很短,房间显得非常狭小。屋里还堆放了旧家具、木箱和纸箱,空间就更局促了,感觉好像是个仓库。房间里的墙壁和走廊的装饰不一样,但仍采用带花纹的壁纸。三楼就在风吹雨淋的屋脊的正下方,茶色的斑痕比一楼二楼走廊里的要多得多。

    因为是屋脊下的阁楼,天花板上裸露出的茶色房梁尽显岁月沧桑。靠近门口的墙边有一台沉甸甸的巨大黑色机器,两根铁架支撑着机身,上面搭载着数量众多的黑色齿轮。

    “哦?使风向鸡振翅的机关就是这个吗?”御手洗兴奋地说。他轻抚墙边生了红锈、大大小小的齿轮,还有钢质发条以及连接这些零件的铁架。通过紧贴着天花板的缝隙还能看见链条,整套机器应该有我两臂合抱大小。

    “真是太漂亮了!”喜欢机械的御手洗表现得兴高采烈“但是锈蚀得厉害,又落满了灰尘,想让它再次运转就必须精心修理一次。”“是啊。”

    “如果我是这家主人,一定立刻就把它修好,上满机油,让它运转起来。”御手洗惋惜地说。

    “但是关键的部件风向鸡却不见了。”我说。

    “啊,对呀!”御手洗说。在这么有趣的机器面前,御手洗已经完全进人忘我的状态。

    “嗯,在这儿拧发条啊。”御手洗向上伸出了手。

    “发条在这么高的位置,小孩的手根本够不到,就是女人的个子矮了也不行。看来培恩先生是个高个子的人啊。”

    “对。培恩先生有一米九o。”

    “哦,那他没问题了。但是怎么没有螺丝呢?在这里插进去转,应该有一个蝶形螺丝啊。”

    “嗯,可能在这个抽屉里找到了。”三幸打开角落里旧家具的抽屉,从里边翻出生了锈的蝶形螺丝把手,递给了御手洗。“谢谢!但是不修理一下就拧不动发条,还是放回去吧。”御手洗接着观察机器。

    “拧紧这个发条,力就传递到这个齿轮,扭矩不断增大,转动这个曲柄,再带动链条。啊,这是开关吧?用这个钩子推动齿轮,机器就能运转了。石冈君,实在是太棒啦!厉害!

    “这是意大利制造的啊。哎呀,那个齿轮的颜色和其他的不一样,这个也是,可能是材质不一样吧。这么说这套机器如果有了年久失灵的部件,就另做一个新零件把它换下来。哦,那里有个机油罐,嗯,这是英国制造的,是培恩先生曾经使用过的吧?”御手洗已经完全进入了物我两忘的状态。

    “嗯?奇怪啊,那里怎么会有真空管?”御手洗眉头紧皱,目光犀利“真奇怪啊这种动力机器根本用不着真空管啊!三幸小姐,那个椅子没坏吧?”

    御手洗指着角落里的一个旧木椅问道。“嗯?没有坏”止幸有点莫名其妙。

    “把它拿过来。我可以踩在上面吧?”御手洗盯着天花板说。“嗯,可以的。”三幸快步拿来了椅子。

    “谢谢!”御手洗接过椅子放下,飞身跳了上去,把脑袋探进机器深处仔细观看。

    “还真是一个真空管啊。这是一个放大器,石冈君。为什么这套机器里还要安装放大器呢嗯”御手洗把手指伸进机器深处。我担心他弄坏了这么贵重的机器,或者手被齿轮轧伤。

    “锈住了,弄不清楚。这是个圆桶,哎呀,齿轮转到这边带动这个圆桶。圆桶表面有这么多凸起,也就是拨片,开始弹奏这片铁琴。这么说,这是个八音盒啊!”御手洗仍然陶醉在兴奋里。

    “铁琴一响就用这个拾音器收音,像麦克风一样,经过扩音放大,然后哦,这根电线通到屋顶,上面肯定有喇叭。三幸小姐,上面的风向鸡是伴随着八音盒的旋律振翅,对吧?”

    “啊?大概是吧,我听别人这么说过。”

    “但是音乐不久之后就不响了,风向鸡只好在失去音乐伴奏的情况下振翅,对吧?”

    “嗯,是的,我也是听说的。”

    “哦,明白了,没错。这里的齿轮脱落了,这样也就不能转动了,也就无法带动圆桶了,因此就没有伴奏了。扩音器的电源线也哎呀,怎么给切断了?三幸小姐,有工具箱吗?我需要扳手、电笔、钳子这些工具”

    “当然有,要我拿来吗?”

    “麻烦你,还要手电筒。”

    “知道啦!”三幸已经在走廊里了。

    “御手洗,你想把它拆了?”

    “音乐啊音乐!这里曾经发出音乐!如果只是一个使风向鸡振翅的装置,就是不拆开也能大致弄明白。但是这个八音盒奏出了曲子,只这么看是弄不清楚的。必须拆开,转动这个圆桶,使上面的拨片敲击铁琴,才可能了解。”御手洗从椅子上跳下来,坐下,向我解释着。

    “但是,知道这是什么曲子又能怎样?那可能只是所有学校常用的课间乐曲。”我说。

    “可能吧。但是死去的藤并卓提到过风向鸡和音乐。现在这两样东西都在这里,如果你还够朋友,就请你支持我,不要管别的。”三幸双手提着一个似乎很重的红色工具箱回来了,御手洗从椅子上弹起,急急忙忙地接过来,打开箱盖查看里边的工具。“嗯!这些已经足够了。三幸小姐,这房子里有钢琴吗?”御手洗问道。

    “旁边玲王奈的房间里有一架古老的立式钢琴,因为很长时间没人弹,我想音调己经不准了。”

    “培恩先生弹钢琴吗?”

    “不,我听说他不会弹。倒是玲王奈和八千代会弹”“那间房现在是空着的吧?上锁了吗?”

    “没有锁。这层楼的房间都没有上锁。”

    “那就让我看看吧!”御手洗打开房门,侧身轻轻拥着三幸走出去,我跟在后面。只几步就到了右边的房门前,三幸握住门把手,毫不犹豫地推开,紧接着打开了门边的电灯开关。

    这个房间和操控风向鸡的机房有一处最大的不同,就是右边的墙上有一扇窗户。穿过窗帘的缝隙,可以看见怪物一样的大楠树巨大的枝权沐浴在月光之下。御手洗也注意到了这一点,立刻走上前去,把窗帘全部拉开,眺望着大楠树。“这扇窗户并没有被封死。”御手洗说。

    “嗯,但是话虽如此,从这里也上不到屋顶。”

    “的确!”

    窗户的右侧紧贴着靠近走廊的墙壁,左边是一个比一楼小得多的壁炉。

    “从这里看,大楠树真是可怕。瞧!好几根树枝都伸到窗边来了。啊,那不是钢琴吗?”御手洗从窗前回过头,看到了钢琴。如果从房门这边看,钢琴就靠在左侧的墙壁上。也就是说,它和操纵风向鸡的房问仅有一墙之隔。

    “这里没什么灰尘啊!”“嗯,是我经常打扫。”

    “是吗?你可真不容易。将来肯定是个好妻子。”御手洗含混地说着,打开了琴盖。折页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但琴键却异常地清洁。只见御手洗的双手从低音部轻快地滑向高音部,美妙的音阶顺畅地流出。

    他这一套连我也感到惊讶。“御手洗君,原来你还会弹钢琴?!”“不用这样大惊小怪的!只要是乐器我都能来两手,对弦乐器尤其痴迷,钢琴的话只会这类小曲子。”御手洗说着,用穿着拖鞋的右脚吧嗒吧嗒地打着节拍,站立着弹奏了一首布基伍吉风格。的钢琴爵士乐。现在这屋子里的情景倒很像西部电影中的场面。

    1诞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芝加哥的一种演奏形式,每节有八个低音波动。

    “真厉害!侦探先生,钢琴弹得太好啦!”御手洗的手指一停,三幸就发出惊呼。“我这个人,最擅长的是音乐,其次是犯罪侦查。那么”御手洗合上了琴盖,走到并排的两扇窗户前,掀起窗帘用手推了推玻璃,确定它们的确是镶死在窗框上了,接着又弯着身子面向倾斜的天花板,仔细地查看起来。

    “三幸小姐,非常感谢你。你现在可以去写家庭作业了。但是我的工作可能会一直持续到明天早晨,有给这个人睡觉的房间吗?”御手洗沉迷于工作的时候,总是想把我赶开。

    “二楼中间的房间可以。以前是卓先生的房间,现在空着,一直在当客房用。”

    死者的房间?!我内心思忖着。

    “那就多谢了。”

    “房间里有两张床那么,我这就去收拾一下。”

    “不用,回头再说。”

    熄灯之后,我们到了走廊里。三幸一溜儿小跑地下楼去了,而我和御手洗回到正中有操纵装置的房间。三楼的走廊基本不怎么嘎吱嘎吱地响,真是不可思议。

    “真是好孩子,根本不像她父亲。”进了房间,关上门,开了灯之后,御手洗说“另外,以后你如果有和这孩子单独在一起说话的机会,注意问一问她的母亲,或者她父亲以前的经历。”“为什么?”

    “她父亲好像有什么事。我想知道他是不是本地人,还有他跟培恩学校及藤并家的关系。”说着,御手洗迅速上了椅子,开始拆卸机器。“唉,你非要把它弄坏不可吗?”我说。

    “别说丧气话,我只是把八音盒的部分卸下来,和风向鸡振翅的部件没关系,怎么可能弄坏呢!”御手洗若无其事地说。“我刚才说过,我要在这里鼓捣一阵子,一个人就足够了,你还不一“二楼睡觉去吗?”御手洗说话的时候眼睛根本没有往这边看。“当初没有想到会在这里过夜,也没有带睡衣。”

    “没有睡衣也照样可以睡觉。”

    我略感不快。照夫那冰冷的脸浮现在我眼前,我们就这么不客气地住进这座房子,到底受不受欢迎呢?

    这时传来敲门的声音。

    “啊!”我和御手洗同时答应,我们都想当然地以为是三幸,但是门开了,站在那里的却是让。

    “侦探先生,您在做什么呢?”

    “我想把它修理修理。如果风向鸡回来了,立刻就能让它扇动翅膀。”御手洗信口说道。

    “上了这么多锈,还是算了吧。三幸做什么去了?”“我猜她正在自己房间里和家庭作业搏斗。另外。请问让先生,您小学是在培恩学校读的吗?”

    “是啊,我从来没有迟到过。我喜欢上学。”让又发出了他那独特的笑声。

    “卓先生和玲王奈也同样在培恩学校吗?”

    “玲王奈不一样。她到上小学的时候,培恩学校已经关闭了。那家伙只好到山手那边的基督教教会学校去上学。”

    “您还是培恩学校的学生的时候,上面的风向鸡转动时,八音盒是不是一起开始演奏呢?”

    “八音盒是啊,还模模糊糊的有印象呢!那个那个但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八音盒很快就不响了。”

    “是什么旋律您还记得吗?”

    “哎呀,这可实在是想不起来了。”

    “您知道有谁还记得它的旋律吗?”

    “没有了吧,那么久以前的事了。”

    “录音或者乐谱还保留着吗?”

    “根本没有,那些东西听都没听说过。大家已经不记得那个东西还能播出音乐,因为演奏的时间也不过就是几个月。现在说起,我才逐渐回忆出来,不然早就忘记了,还以为上面的风向鸡只会扑棱翅膀,从没有伴奏呢!”让说。

    “是吗?看来我非拆开这个东西不可啦,石冈君。”御手洗说。

    “刚才晚餐时提到了黑暗坡作为刑场时的照片,您不是想看看我的研究成果吗?就在这边我的房间里,我想请您去,不打扰您工作吧?”让说。

    “太遗憾啦!我现在手头的调查很着急,暂时还放不下。不过,石冈君也对这类东西感兴趣,他可以代替我去看看。”御手洗说话的时候,手一直没停。

    “那么,石冈先生,您来吗?”让问我。

    “啊,我一直就想去观摩一下。”我别无他法,只好答应。

    “千夏小姐没关系吧?”只有我们两个人的时候,我问让。“在公寓楼那边,已经睡了。”让轻松地回答“这种情况已经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让的房间在二楼的北侧,就在御手洗弹奏钢琴的房间下面。经过二楼的走廊时,意外地遇见从中间的房间里出来的三幸。“床铺已经收拾好啦!”她兴高采烈地说。

    “啊,非常感谢!”我向她低头致谢。三幸则小跑着奔向三楼的楼梯。

    让指着三幸蹦出来的房间说:“中间这个房间,小时候是我的,而我现在做研究室的房间以前是我哥哥的。但是,自从建起了公寓楼,哥哥就不到这边的房间里来了。我把两个房间对调了一下,把哥哥的房间变成我的了,毕竟还是有壁炉的地方更适合做研究室啊!”让推开门,给我闪开了通道,我先进人了房间,接着灯亮了。

    “啊!好漂亮的房间!”我情不自禁地说。的确,让的这个房间比我在这座公寓看到的所有房间都要好。壁纸并不是白色的,而是嵌人了金色细线的深红色。这种颜色使雨水形成的斑痕一点儿也看不出来。窗帘用的是同样颜色的厚布料,下面还垂着金色的毛穗,面积也比三楼的其他房间大。

    进门靠左侧的墙壁前,一个巨大的书架几乎顶到了天花板,上面的书堆得满满的,以外文书居多。

    书架的对面,右侧的墙壁前有一座壁炉,能看见里面跳动的火焰。壁炉前边都熏黑了,立着屏风一样的铁网,旁边胡乱堆放着劈柴和酒精块。

    壁炉的右边是窗户,被厚窗帘遮挡得严严实实,这个位置照理应该能看见大楠树。

    地面是和墙壁同样的色调,铺着带花纹的波斯地毯。正面墙壁的两个窗户之间,摆放着一个漂亮的大书桌。书架前边,放着一个豪华优雅的洛可可。式样的沙发,疲倦时可以在上面小憩。真是品味不俗!毕竟是有个英国富爸爸,拥有英国血统啊!但吸引我目光的并不是房间的内部装修。在有壁炉的一侧,窗户的左右,还有房门的两旁,大大小小的画框把整个墙壁都遮挡住了。框中的绘画或照片与摆放在一楼门厅和楼梯缓台处的绘画风格迥异。我被壁炉附近的一张照片深深吸引,不知不觉走到了它的近前。“这是这是照片吧?”我心惊胆战地问。

    1发端于十八借织法国的艺术样式,流行于路易+五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有共浮华和繁琐。

    “是啊!刚才和你的朋友谈论的就是这类照片。这一张是英国人达罗萨在明治二年拍摄的。据说照片上被处死的人是当铺伙计,他做强盗的内应,杀害了主人。”

    “这地点是”

    “就是在黑暗坡的刑场。达罗萨在这里散步,看见行刑吓了一跳,就拍下来了。”这是一张钉刑的照片。木架上用片假名写着一个“木”字,一个少年的尸骸,手脚呈大字形被绑在上面。

    看来距离行刑已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手腕等部位都奇怪地弯曲了。但是他的头部最怪异,和直挺挺绑在行刑架上的躯千形成对照,头部却朝着侧面被弯成九十度,搭在了左肩上,看来颈骨应该全断了。

    “一位名叫冈田朝太郎的法学博士,在牛达神乐坂昆沙门庙会的夜店里偶然发现了这张照片。当时是大正时代,他以二十五钱的价格买了下来。照片的背面写着‘yearofserpent’,就是‘蛇年’,所以,这照片应该是在明治六年废除钉刑以前的蛇年拍摄的,那时代的蛇年有弘化二年、安政四年、明治二年,经过判断,可以肯定是明治二年的事情。但是,也有人说这幅照片是英国人菲利克斯贝阿德在庆应三年拍摄的。”

    “这真是令人害怕的照片啊。明治二年横滨的路边居然还这么撂着示众的尸体啊!”我张口结舌。

    让若无其事地走过来,直盯着我的眼睛说:“这册脖子的刑法受不了了吧?嘿嘿!死亡自有它独特的美。嘿嘿!”他边笑边说,越发的热情。

    “请看这边!”他手指向旁边的画框“这张仍然是达罗萨在黑暗坡拍摄的。这是示众台,上面不是并排摆着三个人头吗?这是在牧野照相馆偶然发现的,应该和当铺伙计的照片是同时期的吧。”在后边竖着两个捉拿犯人用的御用灯笼,刑具和杀头牌真是搭配,这里是看守的小屋。示众台后边立着屏风一样的竹栅栏,这是在每次斩首示众时都要现场制作的。“让的厚嘴唇唾沫四溅,闪闪发亮。(见图三)

    “死囚如果是穷凶极恶的,斩首后就要示众。为了让首级稳稳地摆在示众台上,行刑的刽子手必须出手麻利,‘咔嚓’一下就解决掉,然后把私土堆放在首级的两边做支撑。吓人的示众台就在路边,达罗萨只不过是刚好路过而已。

    “日本人也真是够厉害的,对这样的死亡艺术居然能怡然处之。还有,日本人的斩首技术也堪称世界第一,几乎没有听说过哪个刽子手出现失误的。在西方,斩首是用斧头砍,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头部还有肉连着,还有的砍了好几次都不顺利,死囚血肉模糊,惨叫不绝,还需要众人七手八脚地撼住,拿斧头再切下去,这种情况很多。有时因为刽子手不得要领,引起围观市民暴动的例子也有很多―全是因为刽子手愚蠢拙劣造成的。因此在西方,斩首示众一直未能形成风气,结果是他们只好研制断头台这种巧妙的杀人机器。西方人的愚笨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嘿嘿嘿!断头台可以根据杀头的需要事先进行适当的调整,然后再砍下去,这可不是玩笑,用断头台的话,西方人就是倒立着也能完成斩首这种危险的工作。好啦,请看这边!”

    1日本战国时代著名落镇。

    让滔滔不绝。

    “这是一张绘画,描写的是当年金泽藩。采用的极刑方式‘三段斩’。普天之下只有日本采用这种斩首绝技,精湛啊!日本人真是太厉害啦!具体操作方法是,从后边捆住死囚的双手,将绳头吊在大树的横权上,这样死囚的头部就向下低垂,而腿部同样也是朝下的。接着斩首大师出场了!只见他拔出刀来,凝神冥思,气运丹田,刹那间大喝一声,血光进发,死囚已经一分为二。死囚的下半身一被砍掉,上半身就因头部的重量而失去平衡,于是大头朝下地颠倒过来,说时迟那时快,大师反手一挥,刀光闪处,人头落地。这就是‘三段斩’!”这时只有死囚的上半身还挂在树枝上,而头颅和下半身分别落在地面,这都是眨眼之间的事情。为了达到示众的效果,据说要选择野外的刑场,在众人的围观之下进行。这样的处刑堪称杰作了吧?哦呵呵!嘿嘿!嘿嘿嘿嘿嘿!

    (见图四)

    “另外还有这样的记载―死囚被斩首后从切口处居然粘粘乎乎地涌出了荞麦面条。原来行刑前,死囚可以随意挑选自己喜爱的食物,而这个死囚挑选了荞麦面。我猜旁边围观的人恐怕以后再也吃不下荞麦面了。呵嘿嘿嘿嘿嘿!”

    我听着他说话,不知道自己的脸是不是变形了。

    “人这种动物,不知为什么喜欢观看同类被杀的场面。不论是西方还是日本,只要是公开处刑,围观的人总是络绎不绝,拥挤不堪。近来巴黎的万国博览会上,断头台的行刑展览甚至比埃菲尔铁塔更受追捧。”

    “那是什么?”让的话实在令人不忍卒听,我只好把话题转向别处。那一幅好像是幽默漫画,我想总会比血淋淋的照片要好一点吧,但是事实证明我错了。

    “这一幅叫‘轮刑’,是一五四八年瑞士报纸刊载的内容。这个真是绝品!嘿嘿!在欧洲死囚都是这样全裸,或者只在腰间围一块遮羞布。先在地上钉下木桩,把死囚呈大字形绑在上面,这样他就被平放在地面的一排楔子上了,接着拿来又大又重的车轮―是有半个人高的大型车轮―车轮上箍着铁环,把它在死囚上面高高举起,先砸向小腿。

    “当然是砸得骨折了,然后如法炮制,把手脚分别打断,最后直接打击脖子和心脏部位,把他弄死。”(见图五)

    我倒吸一口凉气“真的采用过这种方法行刑吗?”“当然,这是事实,到这里还没有结束。此时犯人的躯体已经被蹂嗬得乱七八糟,还要平摊在轮辐上,然后放在朝天柱上。有时尚未死去的犯人只能忍受痛苦的煎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而且,就是死去的尸体也不是立刻就收走,风吹日晒乌鸦啄,加之风化,直到成了骨架还放在那里。欧洲那边,这种事情好像不稀罕。呵嘿嘿嘿!嘿嘿嘿!”

    在壁炉火焰的映照之下,让的太阳穴已经湿谁谁地渗出了汗水。“看这个!这是十七世纪的铜版画。在地上这样竖起一个门形的木架,把犯人的右手和右脚绑吊在木架上,先是让乌鸦啄,死了之后风化直到七零八落。这是中世纪意大利的行刑方式。”(见图六)“呵嘿嘿!嘿嘿!这里的杰作也是一五四八年瑞士报纸的插图,画的是对犹太人的行刑。”

    “在过去的欧洲,处死犹太人常用这种方法。同样也是立起一个门形的木架,把犹太人死囚活着倒吊在上面。在死囚的左右两侧,还倒吊着两只绑着后腿的狗。垂死的狗变得非常狂暴,于是扑抓撕咬旁边的犹太人,因而死囚会感到加倍的痛苦。(见图七)”在谢夫赫森曾有这样的记载,一个犹太死囚和两只狗一起被吊了三天,这期间他还和妻子不断对话。“

    “在法兰克福有一次行刑,死囚和狗在一起被吊了七天,结果是狗先死了。嘿嘿嘿嘿嘿!”

    “但是被倒吊在高处这种方法,好像是为犹太死囚特别准备的―是为了使犹太教徒的死囚和基督教徒的死囚在面对死亡的颤栗时有所区别。其实这种方法最初是和狼吊在一起,作为贡品呈献给神,这是宗教方面的考虑。但是后来怎么也弄不到活狼,只好用狗来敷衍了事。”

    “真这么残忍吗?实际的现场也真的是这样吗”受到巨大冲击的我终于这样说。

    “这还仅仅是开始。看这个,利用柔韧的树木,把死囚拉扯成四块。把四株树强行压弯,分别把死囚的双手双脚绑在上面,然后突然一下子放开,死囚的四肢就零零碎碎到处都是了。”(见图八)“那时犯人啊,嘿嘿嘿,仍然还活着。还有这个,哎呀!把全裸的死囚呈大字形绑在木板上,刽子手突然用刀把犯人的胸腹剖开!”

    “是活人吗?”

    “当然是活着的啦!然后咔嚓咔嚓地打断肋骨,取出五脏六腑,啪嗒啪嗒地扔到地上。这时围观的人就用污言秽语不停咒骂犯人。嘿嘿嘿!接着把尸体放在圆木上,用斧头剁下头颅,把躯体砍成四块钉在路边的柏木柱上。嘿嘿!”(见图九)“我已经不知所措。我不相信那是充满理性的文明人以正义的名义实施的刑罚。”“还有,在中供纪的时候,还有一种挖内脏的刑罚。挖出犯人的内脏用火焚烧。”

    “嘿嘿嘿!更厉害的是对付剥树皮或者偷蜂蜜的犯人―活着就剖开他们的肚子,把肠子扯出来,一圈一圈缠绕在被去皮的树干上。这种极刑是一位名叫卢卡斯克拉纳赫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德国铜版画家的作品中描绘的。”

    “过去的人对树木有一种着魔般的畏惧。在英国,直到十九世纪初叶,对无故伐树的人仍要处以死刑,这样的酷刑似乎并没有受到公众的抵触。这可不是说说就拉倒的,而是实际执行的刑罚。过去的人们恐怕还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那就是树木是死者灵魂的寄居之所。嘿嘿!嘿嘿嘿嘿!”

    我只觉得胸口沉甸甸的,很想吐,但和我不同,让这个人对这种话题打心眼里津津乐道。他天生就喜欢杀人和流血吧!我不能再忍受下去了。我本来就不习惯壁炉散发出的烟味,现在越发感到难受。我希望让能转移话题,但他沉浸在自己的故事里,频萦地用舌头舔着自己湿润的厚嘴唇,继续用他的犯了癫痛一样的女高音讲个不停。

    “人类都是任性自私的动物。树木不会行动不会说话,于是人们就排山倒海般地开荒造屋,为所欲为,铸成大祸。”

    “就像我们的先人所考虑的,树木―当然包括我家的大楠树―都是有人格的,

    对它们来讲就是有木格的,就是树木自身也有意志和精神。过去的人们对此有切身感受,否则,各种血腥事件将接踵而至。

    “树木比人的寿命更长。对延续这么长久的生命没有敬畏之情的人实在是太迟钝了。”

    “如果谁对此持否定态度,那我就要跟他说说本人听说过的一件事情。我有个朋友,是美国的植物学家,他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现一个叫‘蝇地狱’的潮湿地带,那里的捕蝇草等茅骨菜科植物的捕虫部位都长着密密匝匝的锯齿,能夹住苍蝇等昆虫,就像夹肉的汉堡包一样。”

    让把两手的手腕贴在一起,两手的手指向内弯曲,交错着轻轻咬合。“苍蝇等昆虫一飞进来,立刻就紧紧合上,这样就把虫抓住了。为了防止猎物逃跑,前端还有一些凸起,像栅栏一样,根本无法逃脱。你的朋友以前在医院里谈到过的猪笼草是和捕蝇草一样最有名的食虫植物。

    “我的朋友在大学的研究室里栽培了这种植物,有一天,他突然梦见了这种植物。梦境中的它似乎有什么不对劲儿,闭合着的捕虫部位不知什么原因夹进了贝壳的碎片。于是,栽培助手就去观看,发现和梦境中的情景一样。原来,蝇地狱想要人把这枚碎片拿出来,于是就托梦给我的朋友。所以我的朋友告诉我,植物不但有感情,而且有超能力。”

    “关于植物的趣闻还有很多。你可能还没有听说过,在仙人掌面前播放它喜爱的音乐,就比什么也不听的同类长得茁壮。还有这样的事,电视中也播出过这样的内容―在石柑子的花盆前安排十个人轮流站立,其中一人册下一片叶子,将正负电极接在这片叶子卜,并在电路中接上蜂鸣器,电流增强时,蜂鸣器的声音就变大。接着让那十个人仍然分别站在石柑子前,结果刚才册下叶子的人一过来,蜂鸣器就响了。”

    “这是真的吗?”我问。

    “当然是真的。这是个非常有名的实验。所以,对植物来说,不,准确地讲,也许应该说对某些植物而言,它们的确是有感情的。所以过去的人对植物的认识应该是有道理的。日本人从前也曾这么认为,就是现在也有相当多的人持这种态度。但是采伐森林的人为了金钱,完全不考虑树木是否有精神和感情,不这么做经济利益就无从说起。人类是自私的动物,目光短浅。我在这里住的时候,曾数次梦见后院的大楠树。”

    “什么梦呢?”

    “那些梦啊,都拉拉杂杂没有要点,说出来恐怕会见笑的。”“比如说什么梦呢?”

    “是大楠树那家伙吃人的梦。在粗树干的顶部,有如同蝇地狱的捕虫器一样的大嘴,它抓住小孩大快朵颐,嘿嘿嘿!”但是我却笑不出来。

    “但是这些东西不过是我听了人们对过去事情的描述,然后在自己的头脑中有所反应,如此而已”

    “人真是自私的动物,所以活该需要断头台!”

    “需要断头台?”让又回到刚才的话题,而我已经彻底厌烦了。“断头台‘砰’的一下砍下死囚的头颅,落在下边接着的篮子里。那一瞬间围观的人根本看不见被砍下的头颅是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