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 曾布回朝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五月丙寅钦圣宪肃皇后向太后及钦慈皇后赵佶生生母早已亡故葬入永裕陵山陵使曾布终于完成了使命回朝。然而他才刚刚在政事堂处置公务没几天右司谏陈佑便上书弹劾言曾布自山陵归而不乞出外实属贪恋权位言辞异常激烈。由于第一道奏疏没有任何回应陈佑竟一而再再而三地连上了三四道奏疏结果全都被留中不。

    在赵佶刻意冷处理此事的情况下陈佑竟将奏疏传遍三省一时之间朝野大哗。迫于这种强大的压力曾布便避居家中不赴朝会颇有些冷眼看风色的意味。

    福宁殿中赵佶冷冷看着下头那几个低着头的臣子心中万分恼火。不管韩忠彦和李清臣摆出怎样置身事外的态度他都明白事情和这两人有脱不开的干系。自己登基未久百废待兴朝堂上大臣的侵诈却愈加严重怎能不令他大光其火

    陈佑未得朕旨意便敢私自将奏疏传遍三省这个言官也当得太胆大妄为了他抖手将那几份奏折撒落在地冷哼一声道身为台谏竟连一点规矩都不知道长此以往岂不是个个都敢妄论大事传朕旨意免去陈佑右司谏之职通判滁州

    韩忠彦和李清臣悄悄对视一眼心中无不忧心忡忡。赵佶不仅没有因为言官的屡屡弹劾而罢斥曾布反而归罪于台谏这实在不是好兆头但箭在弦上不得不若这个时候不加以规劝他们也将随之名声扫地。韩忠彦正欲开口提陈佑求情时一旁的范纯礼却突然站了出来。

    圣上言官上书言事乃是他们的本分怎可轻言论罪先前圣上下诏求直言时曾经承诺过不以言论罪。如今若治罪陈佑岂不是毁弃承诺再者陈佑之所以上书弹劾曾子宣乃是出于一片公心更是为了圣上和朝廷着想还请圣上明察

    见是范纯礼出头赵佶顿时犹豫了但是。那股身为皇帝的骄傲却在一瞬间占了上风。此事朕意已决尔等无需多言。今日之事便议到这里明日朝会上朕自会当众宣布此事以为群臣之戒

    话说到这个份上范纯礼只得默然而退韩忠彦和李清臣两个始作俑者自然更不敢力争先后躬身告退。出了福宁殿韩忠彦便叫住了范纯礼郑重其事地道:今天范公挺身而出为陈佑说话。实在是难得。不过圣上如今仍在盛怒之下。还是再等几天徐徐进言的好。唉

    范纯礼为人刚直但这并不代表着他就不明白朝中局势。须知一旦曾布去职最有可能继任宰相的除了李清臣便没有旁人。他和韩李二人向来没什么私交。刚才之所以据理力争为的也不过是一点公心。此时他只是微微点头道:圣上下诏求直言的旨意仍然在因此怪罪言官自然不妥我既然身为圣上臣子这个时候若不规劝又怎么对得起这身官袍言罢略一拱手竟径直去了只留下韩李二人面面相觑。

    没有在福宁殿议事之列的高俅自然是在曾布府中此时。他正站在曾布身边看着其酣畅淋漓地泼墨挥毫。等到一幅字成他方才笑道:曾老的字是越来越内敛了。

    那是当然若是始终锋芒毕露怎能长久曾布心怀大畅忍不住打趣道说起来还是你高伯章的字铁划银钩力透纸背确实是年轻人啊

    那也比不上曾老这棵常青树。高俅苦笑着回了一句。这才直入正题道陈佑的弹劾不过是小事如今的时节圣上绝对不会让曾老你去职的。话说回来圣上勃然大怒之下必定作言官若是曾老有心不妨上书求求情。

    求情曾布随手搁下了笔冷哼一声道我还没有那么好的涵养当初调回这么一批言官若不是我的肯就是韩忠彦也别想轻易做到。他们倒好不知道饮水思源也就罢了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和我作对是可忍孰不可忍今次是圣上找了一个人作法我为什么要掺合我如今是避居家中等候处分的人哪里还有资格进言

    见曾布犯了执拗高俅只得心中暗叹却也懒得再劝了。他很清楚尽管曾布表面装得恬淡但终究是记在了心里明里不算帐不代表着暗里不使绊子像上书救对头这种事更是不屑于做不肯去做这就是曾布地脾气。当下他便词锋一转提到待时局稳定一些之后自己想要外放的事情。

    是不是太仓促了一些曾布和高俅已经是多年的交情言谈间自然是毫无顾忌我知道你是担心在朝中根基未稳骤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