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01章 袁崇焕误国当杀,吴三桂志在复明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朱长龄便历数袁崇焕吹牛误国、可杀之处。

    据朱长龄所说,这袁崇焕出身东林党,又有从龙之功,平时夸夸奇谈,口才胜过赵括。崇祯自然很信任他,对他破格提拔,令他对抗建奴。

    (作者注:建奴一词出自《明实录》,是指“建州”+“奴酋”,“建州”本意指明朝的臣子建州三卫,今人称为“建州女真部”。努尔哈赤,《明实录》中写作奴尔哈赤,“奴酋”为明人对“酋长奴儿哈赤”的简称。以此统一称呼,省下后金、满清之间的国号切换。

    另外:《作品介绍》中已指出《人的世界观,必不相同,也不必相同》,故此本章观点,只代表文中角色观点,不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他上任没多久,建奴攻打朝鲜,他坐视不救,导致后金少了一个牵制。毛文龙还知道派兵骚扰建奴老巢,袁崇焕这个说毛文龙不作为的人,却说:后金出兵朝鲜期间,其国内“无虚可捣”!经崇祯再三催促才肯出兵。

    只是他攻城掠地挥师野战的本事,实比岳飞差得太远,又误了战机,攻奉天不下,遇建奴回援,大败而回。

    袁崇焕一气之下,就把专门在建奴背后搞游击的毛文龙杀了,理由是毛文龙不作为,虚报敌人留守军队的实力,有通敌嫌疑―――袁崇焕身为正二品文官,擅杀毛文龙这个从一品武官,同样领尚方宝剑的节将,单这一条就是死罪!

    袁崇焕私卖军粮给蒙古,数目极多,理由是蒙古若无粮,便会倒向建奴那边。结果蒙古的粮倒手便卖给了建奴,使得建奴拥有了远征的粮草。

    他身为蓟辽督师,只重关宁锦防线而轻蓟镇防线,倾国之力打造的关宁锦防线成了马奇诺防线。末了还给崇祯上疏要求加强蓟镇防务!其真正目的,还是贪得无厌,向皇上伸手要钱要兵要粮要装备。

    这里边的潜台词就是:皇上啊,关宁锦这一带治安很好,蓟镇就比较落后,要加强管理。今年的税我就照例不交了,你把全国的税收再给我调个三四成过来,不然,以后蓟镇这一片要是出了治安问题,别说我没提醒过你???????????

    皇上给他的钱还少么?蓟镇本来是他责任辖区之一,出了问题难道还要推在皇上头上?这说得过去么?崇祯当政时正值天灾不断,各地灾民都需要救济,再往辽东派饷,辽能不能平不好说,国内先反起来是一定的!

    崇祯几乎连肉都舍不得吃了,衣服破了更是打上补丁了事,从牙缝里挤出钱来又给他凑了过去,自秦始皇以来,中国历史上最节俭的皇帝,崇祯算得上其中之一,一切只为了袁的五年平辽计划。

    后来,建奴果然自蓟镇入寇,

    袁决策失当,派4000轻骑驰援遵化——从地图上就能看出,从大安口到遵化比从山海关到遵化近多少倍,更别说还有那四五天的时间差。等赵率教到时,后金就算爬也能爬到遵化了。

    这个决策,间接害死赵率教这位不可多得的大将。当时赵率教部准备在三屯营休整,但到达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守将不辨敌我,不敢开城。赵率教部只得继续前进,终于在遵化城外中伏全军覆没。

    三屯营守将不开城只是赵率教战死的次要因素,根本原因还是袁崇焕的愚蠢命令,因为4000轻骑对数万大军,怎么看都是送死。遵化陷落后,三屯营紧接着也陷落了,守将自杀。如果当时赵率教部在那里休整,也不过多4000个陪葬的。

    袁崇焕率师回援,一面夸口“必不令敌越蓟西”,一面却畏缩惧战,导致建奴不战而“潜越蓟西”,朝廷寄予厚望蓟西防线成了第二道关宁锦防线,建奴军长驱直达北京城下。

    而建奴灭了明朝后,为了美化袁崇焕,在建奴所著的《明史》里,硬是把中伏写成遭遇,只说袁崇焕的四道防线全部落空,只字不提其中袁崇焕的指挥失误。

    站在崇祯的角度考虑,你觉得他还能心平气和地放过袁崇焕么?他能满意地说:爱卿,你的平辽之策真是好得不得了!?

    朱和龄说到这里,怒气更盛:“自我大明太祖皇帝定都北京,誓言‘天子守国门’以来,塞外胡族,啥时候打到过北京?就是这袁崇焕,上任才一年多,便把我大明的威名败得干干净净!

    建奴所著的史书,把袁崇焕这里通外国的奸贼,描述成岳飞一样精忠报国被冤枉的好汉!而把毛文龙描述成曾与建奴暗通书信的奸贼。

    可岳飞是何等好汉?抗金之战,多是主动出击,打得金人狼狈北逃,大军到处,金人所侵之地尽皆被复。他被害死风波亭时,可有百姓分食他的肉?

    袁崇焕上任前,建奴在毛文龙与朝鲜的牵制下,不敢轻易率军入关,这姓袁的主动出击时就没打过一场胜战,一上任,更帮建奴解决了两个后顾之忧,一年多之后北京便险些为建奴所破。若给他五年时间,说不定便不是平辽,而是平北京!无怪百姓愤恨食其肉!

    袁崇焕立过什么功劳?唯一拿得出手的,不过是守城守出来的所谓‘宁锦大捷’!说是‘炮过处,打死北骑无算;并及黄龙幕,伤一裨王。北骑谓出兵不利,以皮革裹尸,号哭奔去’。这便是他乌龟战术唯一的战果了。下令守城开炮谁不会?要打中了,也是炮兵的功劳!

    正好,一年后努尔哈赤死了,他就立即改口吹嘘是自己将努尔哈赤打成重伤,致其死地―――清史自己都记述着那一战的数月后,努尔哈赤亲自出迎蒙古来使,一个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