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转】颜强《英国足球地理》之十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格拉斯哥宗教足球

    在一列前往格拉斯哥的夜行列车上,我遇到了一个古怪的凯尔特人球迷。他是新教徒。

    这个人也是赶去看苏格兰传统双雄大战的,他专程从法国南部赶过来。“不,不,格拉斯哥已经变了,”在我印象中格拉斯哥仍是一个以球迷宗教信仰区分的足球城市,然而雷伊·勒土埃很不以为然,“现在格拉斯哥人不会当面问你:‘你是天主教徒还是新教徒?’他们也不会问:‘你叫比尔(Bill)还是丹Daniel ?’他们只会问你:‘你支持哪支球队?’”

    像比尔这样的名字,很容易就能判断出他的天主教色彩,而且很有可能是爱尔兰人后裔,例如前任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他和前美国总统肯尼迪一样,都是美国的爱尔兰人后裔;丹这个名字,则十有八囧九是新教徒。

    作为一个外乡人,又是凯尔特人球迷中的“异教徒”,勒土埃总会用很聪明的方式回答格拉斯哥人问他支持哪支球队这种难以回答的疑问:“我支持帕迪克(Partick Thistle苏超垫底球队)。”

    只有这样,较真的格拉斯哥人才会笑笑走开。

    “如果你穿着凯尔特人球衣走在大街上呢?”我像个白痴一样问了他一句。

    勒土埃对我翻了个白眼:“难道你想被人在背后捅一刀?”

    勒土埃并不是在讲述2囧0年前的格拉斯哥“老字号”(Old Firm)决斗的故事,流浪者和凯尔特人球迷之间由对立从而产生仇杀,在百多年来的“老字号”决斗中,这已经不是新闻了。2003年11月13日,就在格拉斯哥人阿历克斯·弗格森在纽约宣布他要购买中国少年董方卓的那一天,一个12岁的凯尔特人球迷,穿着一件凯尔特人球衣,被3个格拉斯哥球迷捅死街头。

    如果有机会翻看一些格拉斯哥的球迷杂志(fanzine),对于了解“老字号”的历史渊源会很有帮助。不过看这些杂志之前,得了解一些格拉斯哥当地球迷的宗教信仰状况:你首先得明白流浪者球迷大多都是新教徒(Protestant),凯尔特人球迷大多都是罗马天主教徒(Catholic)。

    随便拿一本流浪者球迷杂志,《跟随,跟随》(Follow Follow),你能看到其中这样一段文字:

    “在希特勒的核心部下中,只有一个新教徒——外交部长范·里本特洛普……而当时最著名的3个德国反纳粹领袖都是新教徒。我们不要忘记,这个臭名昭著的阿道夫·希特勒也是个天主教徒。”

    《跟随,跟随》有2万册的发行量,但它既不是最大也不是最老的流浪者球迷杂志。在格拉斯哥,这种流浪者球迷杂志共有7种,而且都能保持一定的盈利。流浪者球迷之广泛,数字之巨大,绝对是令人惊愕的。2003年9月中旬,流浪者俱乐部董事尼克·皮尔(Nick Peel)到深圳和健力宝足球俱乐部商谈合作事宜时亲口告诉我:“格拉斯哥流浪者在苏格兰、北爱尔兰和英格兰共有150万注册会员,每个赛季我们能卖出4万套季票——剩下1万个座位因为苏格兰足总的要求,不能作为季票销售,每个赛季排队等待购买季票的球迷超过了7万人。”

    不要因为苏格兰超级联赛竞技水准的日渐平庸而忽略了格拉斯哥流浪者这个超大足球俱乐部的存在。可百多年来,不论流浪者多么强大,凯尔特人却始终能和对方保持均势。这正印证了对英国足球的一句写照:“没有德比,就没有现代足球。”流浪者和凯尔特人彼此恨之入骨,却又唇齿相依,长达百年的争斗,让双方都能在竞争的环境中成长,生命力越来越强。

    也许流浪者和凯尔特人的球迷们,和我们中囧国球迷不是生活在同一个足球世界里。我们的足球世界,只有在和“老字号”恩怨扯上点关系时,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即便如此,他们对外界的兴趣也是相当有限的。1984年是欧洲足球历史上最灰暗的一年,因为欧洲冠军杯决赛的海塞尔惨囧案,人们似乎都忘记了在这一年的这一场“老字号”德比战中,发生了2起未遂谋杀案、2起屠刀砍人案、1起开山斧伤人案、9起匕囧首伤人案和35起群殴。

    其实类似这一连串的数据,你在每一个十年的“老字号”德比中都能找到,1995年,1975年,1968年……这似乎是赤囧裸裸的球场暴力,可只要和“老字号”扯上关系,事情就不像球场暴力那么简单了。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不论是政治斗争、经济冲突还是体育文化生活,只要牵扯到不同宗教,或者同一宗教不同派别之间的矛盾,事囧件本身就会无比复杂。看看今天的中东、阿富汗和北非,就能验证这个事实。因此当宗教的影响力渗透到格拉斯哥足球时,在可预见的将来,暴力不会离开格拉斯哥足球,然而球迷对于俱乐部的无比忠诚,也将长久地延续下去。

    5年前流浪者俱乐部已经公开宣布,不再允许球迷死后将自己的骨灰洒在IbrOX球场,尼克·皮尔给出的解释是:“有太多球迷想让自己永远呆在IbrOX,结果这影响到了我们球场草皮的质量,即便是夏季,部分场地都长不出草皮了……”

    所有和格拉斯哥相关的小说,都无法回避“老字号”这个话题,每个英国人都知道,格拉斯哥是为足球而疯狂的城市,这里发生的一切,都和足球有关。根据欧足联2004年2月的官方统计,在整个欧洲,格拉斯哥地区在现场观看比赛的人数占整体人口的比例,排名第一位,观看足球电视转播的人数占整体人口总数的比例,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阿尔巴尼亚。对无法取得观看足球电视转播人数欧洲第一的地位,一位格拉斯哥凯尔特人球迷给我的解释是:“……在阿尔巴尼亚,除了看足球,他们恐怕没有其他事好干了。”

    凯尔特人球迷都是天主教徒,流浪者球迷都是新教徒,不过两个俱乐部球员的宗教背景未必如此泾渭分明。凯尔特人用过不少新教徒球员,例如著名的“孔雀”伯尔蒂·匹克科。然而流浪者绝非如此。

    格拉斯哥曾经有一个小有名气的“庞客”(punk)乐队,写过一首名叫《为什么流浪者从来不用天主教徒球员》的歌,流浪者俱乐部的回答相当诚恳:“我们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不能背弃的。”

    尼克·皮尔给我的解释更加详细:“我们在1873年组建俱乐部时,就是一个长老教派教徒俱乐部,这么多年都是如此,要是改变俱乐部一致的宗教信仰,那将会发生不可想象的灾难。”1978年,一本格拉斯哥当地新教长老教派的杂志《BUSH》居然公开在杂志上讨论流浪者俱乐部是否应该引进天主教徒的问题,结果两个月内这本宗教月刊发行量从15000册暴跌到8000册,半年之内停刊。

    即便今天你走进IbrOX看台,仍然会发现被蓝色的主色调包围,甚至连乒乓球桌和台球桌都是蓝色的。流浪者无法摆脱传统,可是在社会公众心理盲从于“世界大同”或者“地球村”这些虚妄的概念时,在现代职业足球越来越屈从于商业利益时,他们也得与时俱进。引进各种不同类型的球员,对于扩大球迷基数有帮助,能为俱乐部商品和赞助合同找到更多顾客,于是在1989年,流浪者引进了第一个罗马天主教徒球员:毛里斯·约翰斯顿。百年冰封的格局终于被打破。

    对于约翰斯顿的加盟,凯尔特人的球迷杂志做出了迅速的回应,《NOT A VIEW》刊登了一篇长文,用滑稽的新闻体报道此事:“流浪者终结100年俱乐部传统,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居然买到了一名长相英俊的球员。”

    实际上约翰斯顿并不是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流浪者引进的第一名天主教徒球员。约翰斯顿的继父还是个新教徒,并且是死忠的流浪者球迷,只是约翰斯顿一直被认为是最坏的天主教徒球员。在 1986年的苏格兰足总杯决赛中,他用头去撞一名流浪者球员,被红牌罚下,下场时居然还对着流浪者球迷做出十字架手势,这是流浪者人不能承受的羞辱。

    就在约翰斯顿加盟流浪者之前,他几乎已经和凯尔特人签约,当他改变主意之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的流浪者球迷协会举行了3000人的游囧行示囧威,抗囧议流浪者的决定。与此同时,凯尔特人球迷也在猛烈攻击约翰斯顿,天主教报纸《星期日苏格兰》描述约翰斯顿是“苏格兰足球的萨尔曼·拉什迪”(《撒旦诗篇》作者,被伊囧斯兰原教旨主义者认定的穆囧斯林叛徒,被前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号召全球追杀)。

    约翰斯顿的这次职业选择,让他同时冒犯了两派原教旨主义者,他的归宿也和四处藏匿的拉什迪一样:俱乐部在格拉斯哥,可他不敢居住此地,住在爱丁堡;他在爱丁堡的住宅被凯尔特人球迷查出后,有人用汽油炸囧弹进行轰炸;约翰斯顿最后请了24小时保镖来保障他的生命安全,可他的继父被凯尔特人球迷盟友们痛打之后,被迫迁离苏格兰。

    在约翰斯顿效力流浪者期间,《跟随,跟随》杂志一直在研究这个天主教徒是否为“我们的”新教俱乐部尽了全力。不论他在球场表现如何,约翰斯顿肯定为讨好流浪者球迷尽了力,他甚至在一个球迷集囧会上学唱一首名叫《SASH》的新教徒歌曲,而且公然对着凯尔特人队队徽吐口水。约翰斯顿这些作法赢得了部分球迷的欢迎,例如英格兰斯托克港的流浪者球迷协会就选举他为1990年最佳流浪者球员,然而一年之后,约翰斯顿便离开了流浪者——他无法让流浪者变成一个天主教俱乐部,甚至一个无宗教信仰的足球俱乐部。所以一位流浪者球迷这样说过:“流浪者甚至可以签下爱踢球的罗马天主教皇保罗二世,但流浪者永远会是一个新教俱乐部。”

    尼克·皮尔对约翰斯顿有着清晰的记忆。皮尔本人是目前流浪者俱乐部负责市场开发的董事经理——一个世袭的流浪者董事局尊贵席位。

    也许因为他只有37岁,也许因为他在美国念的是商科博士学位,所以尼克并不完全认同“老字号”球迷之间的对抗和他们各自的强烈宗教倾向有关这一说法,一些球迷怪异的举动更让他难以理解。

    “我记得当时很多球迷有这样一种态度,”尼克回忆道,“假设约翰斯顿在比赛中进球了,流浪者1比0领先,很多球迷会认为这个进球不算,比赛仍然是0比0。为了是否在主场比赛为约翰斯顿加油,差不多每场比赛都会有人为此打斗。奇怪的是,如果主队球迷不嘘他,约翰斯顿的表现就会更糟糕。”约翰斯顿始终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流浪者”。

    约翰斯顿前脚刚走,另一个流浪者球员又被卷入到宗教猜疑之中:前锋马克·海特利。海特利是在英格兰成名已久的大前锋,先后效力过AC米兰和旺热执教的摩纳哥,因为在摩纳哥受了重伤而休整了两个赛季才加盟流浪者的。当时格拉斯哥坊间许多传言都说他实际上是个天主教徒。于是在流浪者比赛时,许多球迷会欢呼:“前进,女王的十大勇士!”——他们不用“十一大勇士!”,因为他们还在排斥或者猜疑海特利的宗教背景。同时从这句口号里,还能看出两个宗教派别的政治立场的区别:新教徒的历史背景大多是苏格兰人本地人,他们认同自己的“不列颠人”(British)身份,效忠女王、效忠大英帝国;天主教徒多半是从爱尔兰和南欧地区移民而来的人,他们只忠于罗马教宗,对于国家和女王概念模糊,甚至会在和新教徒敌对关系加剧的情况下,出现反女王、反英国的情绪。

    此前流浪者著名球星特拉沃·弗朗西斯被猜疑过,因为有传言说弗朗西斯把孩子送进了一所天主教学校,马克·法尔考也得不到球迷信任,他自称是一个新教徒,可他有一种怪异的在胸前划十字的天主教徒式的习惯。英格兰国家队在1990年世界杯上的著名后卫——“屠夫”特里·布彻效力流浪者时也被人猜疑,最后布彻召开了一个著名的新闻发布会,当众澄清事实,表明自己不是一个天主教徒。

    海特利的际遇,比较约翰斯顿还是好一点,至少没人能肯定他是个天主教徒,不过只要海特利在比赛中把握不住得分机会,就会有人说:“哼,他毕竟是一个芬尼亚人!”(Fenian,芬尼亚组织是十九世纪中叶著名的爱尔兰反英统治组织,爱尔兰是一个传统的罗马天主教国家)。假设海特利连续3到4场比赛进不了球,会有很多流浪者球迷认为“这是天主教徒的本性在作怪”。所有这些关于海特利的天主教背景猜测,只是因为有人“认为”海特利的妻子是一个天主教徒。

    当我问起尼克·皮尔,海特利究竟是不是个天主教徒?尊贵的流浪者董事推了推眼镜,认真地回答道:“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海特利本人从来不回答这个问题,不过我觉得他看起来不像一个天主教徒。”

    难道从长相上都能分辨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的区别?

    “天主教徒,长着一头纯黑头发的比例更高,没有一点棕褐色的头发……”

    如果到意大利去,纯黑头发的人比比皆是,他们当然是传统的罗马天主教徒,可是在爱尔兰棕褐色头发的人群并不少。尼克无法解释这个问题,实际上,只要有一丁点传言,将一个流浪者球员和天主教扯上半点关系,流浪者人都会极端忌讳。因为这种传言招罪的球员还有不少,其中包括著名的阿历克斯·弗格森,曼联的现役主教练。弗格森早年在格拉斯哥流浪者打过3个赛季,任职中锋。第一个赛季他是队中头号射手,可第一个赛季结束后,就有球迷发现他的妻子是天主教徒,弗格森在流浪者阵中地位一落千丈,到第三个赛季时,连预备队比赛都打不上,最终只能灰溜溜走人。至今弗格森对流浪者的宗教歧视仍耿耿于怀。

    千年来天主教的宗教变异和教派分裂,让这种宗教内部形成了巨大的对立阵营,在足球上我们能看到一些具体的案例,在利物浦和埃弗顿的德比关系里就能看到一点,不过只有在流浪者和凯尔特人的宗教关系中得窥全貌。

    “我刚买到流浪者的季票,第二天他们就签下了约翰斯顿。”十多年后,流浪者老球迷丹尼·豪斯顿还在感叹那一段荒诞的时光。豪斯顿是格拉斯哥“橙色球迷协会”的会长,在约翰斯顿效力流浪者的两个赛季里,他持有流浪者季票,却不去观看流浪者比赛,直到约翰斯顿离去那一天,他才重新踏进IbrOX看台。

    “橙色协会”是一个新教徒协会,由爱尔兰新教徒在1705年创立,后来才派生出豪斯顿主导的这个球迷协会。每年夏天,“橙色协会”都会在全苏格兰地区组织各种社区足球比赛,这种比赛总会因为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的群殴而被中断。

    豪斯顿很骄傲地宣称:“我们是真正的劳工阶层,效忠女王,个性纯朴,‘橙色球迷’会支持各种球队,像阿尔德里、法尔科克这种小俱乐部,不过绝大部分都是流浪者球迷。”

    在2002年夏天的“橙色球迷”夏季联赛中,一个业余球员穿着一件凯尔特人球衣走进球场,当即被警察逮捕,罪名是此人蓄意破坏当地社区治安。

    豪斯顿说他从来不反对流浪者引进一个外国的天主教徒球员:“他们为什么不找一个意大利人来,像罗伯特·巴乔、内斯塔、维埃里什么的,可是一个西苏格兰地区的天主教教徒,简直就相当于爱尔兰共和军!”

    这个顽固的流浪者球迷还能援引各种事例来证明俱乐部引进约翰斯顿的谬误。他说西班牙的毕尔巴鄂竞技队签的全都是巴斯克球员,巴斯克地区的另一支球队皇家社会队虽然也会买些外援,但主体仍然是巴斯克人。他还说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德国联赛中,曾经有一支名叫马卡比的犹太人球队,纳粹一上台,就把这支球队给禁了。“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有这么多跟宗教信仰、地方人种紧密相关的足球俱乐部,在引进人才的问题上,会跟二战时期的纳粹做法一样?”豪斯顿尖锐地指出,“为什么苏格兰人会那么顽固地认为格拉斯哥流浪者就是一个纯粹的新教俱乐部?为什么没有人指出,在凯尔特人队里没有新教徒?这都是历史和习俗形成的,事实就是如此,随意去改变,或者更恶心地出于商业目的去颠覆俱乐部的百年传统,而无顾我们的社会现实,只能招来不可挽救的恶果。”

    利物浦俱乐部名宿,现布莱克本主教练索内斯,是当时奉劝流浪者签下约翰斯顿的人,那一年索内斯刚刚担任流浪者主教练,战绩彪炳。他后来还想让流浪者买下威尔士的天主教徒伊恩·拉什——拉什是索内斯在利物浦队的师弟,而拉什在尤文图斯踢球时说过,他到意大利踢球就是为了满足平生最大的愿望——得到教皇保罗二世的接见。对于拉什这样一个闻名于世的天主教射手,流浪者是决计不能容忍的。

    此后流浪者还试图购买另外两名天主教球员,雷·霍顿和约翰·谢里登,不过都宣告失败。然而一个新教俱乐部在九十年代初期发生如此巨大的用人转变,敢冒球迷之大忌,原因和当时流浪者俱乐部主席大卫·穆雷的态度直接相关。

    穆雷考虑的完全是商业利益,他甚至认为纯新教形象会影响流浪者的市场号召力,他的名言便是:“球迷希望流浪者永远是一个新教俱乐部,但赞助商不这么认为。”因此穆雷走上了迎合赞助商的道路,赞助商也给了流浪者充足的回报。

    一个名叫马科斯·韦伯的德国社会学家曾经仔细地观察过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习性与社会规范的区别,他发现在格拉斯哥,一些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的混居区里,新教徒往往会更富有。在爱丁堡和其他英格兰城市里,例如利物浦,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的混居社区里也会有这种现象,只是流浪者球迷如今都在强调他们和凯尔特人球迷一样贫穷。

    从俱乐部的经济状况来看,流浪者一直是个富有的俱乐部,市场经营和商业运作也要更出色,凯尔特人则一直不如对手有钱,在所有的“老字号”比赛中,都能听到流浪者球迷在高唱《你们这帮穷光蛋》的歌曲。

    凯尔特人俱乐部由凯利和怀特两大家族操控,他们的俱乐部经营方针更加宽松随意,赚的钱自然不如流浪者,所以流浪者商务董事尼克·皮尔会用一种半调侃的口吻说道:“我个人认为,从商业拓展上看,凯尔特人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因为他们在许多地方还是一片空白。”

    另一个名叫科林·格拉斯的流浪者球迷,现定居美国,他对流浪者的宗教色彩也感到不可理解。“我成为流浪者球迷,并不是因为宗教原因,”格拉斯说,“我只是喜欢流浪者球衣的颜色,自然而然地拥戴流浪者。可是流浪者在媒体的炒作中,成为了一个十足的宗教俱乐部。你知道当约翰斯顿加盟流浪者时的那些故事吗?据苏格兰的报纸报道,有几千名流浪者球迷退还了俱乐部季票,其实我当时就住在Ibrox球场旁边,我知道真实的情况,真正把季票退还给俱乐部的只有一张!”

    从苏格兰社会传统和足球历史看来,流浪者始终是个强势俱乐部;在苏格兰,尤其是西苏格兰这个地区,媒体对凯尔特人的偏见是存在的。正如北爱尔兰,天主教就是一种被歧视的宗教。

    “可是天主教徒时时不忘他们被歧视,”尼克·皮尔对我说,口气里很有些愤愤不平的意味,“我承认在这个社会里有对天主教的歧视,不过苏格兰媒体的歧视程度并不高,在苏格兰地区的就业问题上,天主教徒的确要吃一些亏,可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集体意识,不断强调自己是弱势群体,总在要求得到社会的尊重。表现在一场足球比赛上,裁判的判罚即便完全公正,只要判罚结果是对他们不利,凯尔特人球迷们就会闹个不停。我相信你每个周日走进一个天主教教堂,牧师都在教唆他的教徒反抗社会歧视。一种曾经的社会现象,如果长时间内被不断重复强调,结果只可能是现实情况被夸大,带来的只能是畸形的后果。”

    至少在就业这一点上,天主教徒在格拉斯哥的日子并不顺意。格拉斯哥的股票交易市场上,共济会教徒(新教教派)的操作手势随处可见,却看不出什么天主教徒经纪人的存在。格拉斯哥的警察总署也完全是新教徒的天下,即便在2001年的格拉斯哥警署高层会议上,还能流传出这样的笑话——据《每日镜报》报道,当时的格拉斯哥高级督察巴里·弗格森说:“我总共提拔过两个天主教徒巡警,后来发现他们当中有一个并不坏!”

    如果一个名叫帕特里克·奥利莱(Patrick O’leary)的人要想在格拉斯哥谋得一份白领阶层的差事,他遭遇的磨难肯定比其他人多得多,因为“帕特里克·奥利莱”这是一个标准的爱尔兰天主教徒姓名。前利兹联队著名少帅、现阿斯顿维拉主教练奥利莱就来自爱尔兰,看他的名字就知道是天主教徒。诸如布里奇特·特雷萨(Bridget Teresa)这种名字,也因为天主教意味太浓,而必然会在格拉斯哥招致新教徒白眼。

    即便两种宗教背景的人说的都是格拉斯哥口音的苏格兰英语,可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在说话发音上都有区别。例如“楼梯”stair 这个单词,新教徒的发音是标准的苏格兰腔:steer,而天主教徒肯定带有爱尔兰腔——stayer。如今的美国英语,在发音上和英国英语的区别之一,便是美国英语发音更平、卷舌音和小舌音更多,而这些原因,都是因为美国建国早期大量的爱尔兰移民——如肯尼迪家族,从爱尔兰带过去的英语发音习惯。

    如果天主教徒真要抱怨他们被歧视的现实,他们只能更痛恨四百多年前在欧洲大陆日尔曼地区掀起宗教改革运动的马丁·路德,是马丁·路德利用近代传媒手段,颠覆了罗马教宗对欧洲社会的精神统治。不过在格拉斯哥,天主教徒的政治力量仍然相当强大,例如格拉斯哥的工党就完全是天主教徒党。

    “老字号”德比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比赛?

    “世界上最糟糕的俱乐部足球比赛。”差不多每个凯尔特人球迷都会这样告诉你。不过真正参加这种比赛的球员会有什么感受呢?瑞典前锋拉尔森会说:“这是世界上最刺激的比赛。足球运动员都是斗士,没有比凯尔特人和流浪者的德比更需要斗士精神的比赛了。”

    格拉斯哥有个很出名的牙医名叫吉姆·克雷格,他曾经是凯尔特人的右后卫,六十年代效力凯尔特人时,他在一场“老字号”德比战中自摆乌龙,至今仍是流浪者球迷的嘲笑对象。“屠夫”布彻在凯尔特人也有类似的经历,当布彻在“老字号”德比头球解围攻破自家大门后,克雷格专门打电话给布彻:“谢谢你让凯尔特人球迷又一次谈论起了我,不过和你相比,我是一个更好的凯尔特人。”

    没有一个格拉斯哥人希望“老字号”德比变得更加温和平静,每个赛季能有4次机会走进自己钟爱或者自己痛恨的球场,去发泄自己对百年仇敌无穷的愤怒,这已经成为了每个格拉斯哥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在七十年代,曾经因为足球暴力太过猛烈,有过不对外售票的“老字号”比赛,结果双方球迷站在球场外面各自为阵,对着对方怒吼。两大俱乐部的许多球员都因为在“老字号”德比中的表现,或成王或成寇。

    瑞典前锋拉尔森无疑将成为凯尔特人的传奇人物,作为一个外国人,他对凯尔特人球迷的忠心是深有感触的。2001年夏天,拉尔森曾经到爱尔兰乌尔斯特地区短暂地度假,他忽然接到俱乐部的紧急通知,希望他看望一位当地的凯尔特人球迷,此人身患绝症,危在旦夕。拉尔森买了些小礼物去看这位球迷,两个月新赛季开始后,他在格拉斯哥见到了病人的儿子,儿子告诉拉尔森,因为他的造访,父亲的生命“延续了5周”,在这5周里,奄奄一息的父亲念念不忘的就是一个凯尔特人球员来看望了他。

    “职业球员们每天都在抱怨,或许因为和主教练关系紧张,或许因为身体受伤,或许因为打不上主力,可是想像这个临终的凯尔特人球迷,我总能感觉足球是一项伟大的运动,一项苏格兰人永远无法离弃的运动。”拉尔森说道。

    历史上最伟大的凯尔特人队,是1967年名帅斯坦恩率领的“里斯本之狮”,当年的凯尔特人在里斯本举行的欧洲冠军杯决赛中2比1战胜名帅赫雷拉麾下的国际米兰,成为第一支问鼎欧洲冠军杯的英国球队。3年之后,凯尔特人又一次杀进了欧洲冠军杯决赛,不过这一次他们输给了荷兰的费耶诺德。

    斯坦恩被认为是一个提升了天主教徒在苏格兰社会地位的人,他也担任过苏格兰国家队主教练,是阿历克斯·弗格森的授业恩师。

    在凯尔特人称雄欧洲之后的三十多年里,格拉斯哥的社会体制发生了许多变化,越来越多的天主教徒律师、医生出现,像克雷格这样一个前凯尔特人球员,能通过退役后念大学的途径,成为格拉斯哥一个门庭若市的著名牙医,在40年前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经历了九十年代流浪者独霸苏格兰联赛的局面后,凯尔特人逐渐恢复生机,2003年夏天打进欧洲联盟杯决赛,一路上淘汰布莱克本和利物浦两支英超劲旅,被认为是苏格兰足球走向复兴的迹象。许多旁观者也认为,流浪者和凯尔特人的齐头并进,是“老字号”世仇逐渐缓和、宗教对足球的影响被社会舆论稀释的结果,可是只有格拉斯哥人知道,巨大的鸿沟将永久存留下去,他们每天都在品味着宗教对足球的奇异影响。他们彼此有着无法消减的仇恨,而这种仇恨又正是让他们彼此共存的一种奇异纽带。

    “老字号德比”将全世界的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分成了两派,不论是美国的爱尔兰后裔,南非的苏格兰移民还是在澳大利亚的爱尔兰人,无一例外。在爱尔兰,只要是天主教徒,几乎都是凯尔特人的球迷,曼联队队长罗伊·基恩在2003年9月就对我说过:

    “我父亲和两个哥哥都是曼联的球迷,可他们同时也是凯尔特人的球迷。喜爱曼联,是因为曼联在足球场上的伟大,但支持凯尔特人则完全因为我们是天主教徒。从很小开始,父亲就向我灌输格拉斯哥凯尔特人的观念。拥护凯尔特人是不需要理由的,对我的家人来说,支持凯尔特人是上帝的使命,而支持曼联却有了许多世俗的原因。”

    1997年秋天,基恩因为十字韧带撕裂养伤时,他曾经戴着一顶棒球帽,和几个朋友赶往格拉斯哥去看凯尔特人的一场比赛;不过他的伪装马上就被人发现了,基恩记得当时有个苏格兰哥们对他说道:

    “嘿,你不是***基恩吗?”

    基恩以为自己碰到了麻烦。

    没想到这个球迷愣了一下,然后问道:“傻瓜,你什么时候加盟世界上最好的俱乐部?”

    基恩的朋友笑道:“他正效力于世界上最好的俱乐部。”

    那个凯尔特人球迷也乐了:“不,我是说凯尔特人!世界上最好的俱乐部!”

    基恩后来在他那本充满争议的自传里,记录了这一段有趣的对话;他知道,对于凯尔特人球迷、对于爱尔兰球迷来说,一辈子最大的骄傲,就是能穿上凯尔特人战袍对垒流浪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