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五章 帮我……不用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有了太后这一来,雨陵诗会当然是没去成,于是夫妻俩人回到府里,商商量量的看怎么应对。

    这时候老太太忽然派人来问,说是雨陵诗会就在后天了,怎么还不见于青陌起程去,正好带上本家某位小姑子一道去,两人结伴也好相互照应着。张景融本想陪于青陌一块去,但是眼下官署事多,就只好多派了几名侍从相随。

    只是于青陌这头刚出城门,太后就追了上来,一口一个贝贝的叫着,让于青陌不觉毛骨悚然:“太……大娘,我和小姑子去松涯山,一路奔波的,就不劳您贵体相陪了。”

    太后听了她的话用幽怨的眼神看着她,小姑子叫张兰微,这时也正一脸不解地看过来。于青陌长叹了一口气,说:“没用的!”

    说完这句于青陌就不再说话,只跟张兰微靠在一块儿。

    去松涯山的路上夏意绵绵,这才知道原来夏也可以用这样柔和缠绵的字眼,一望无际的野草幽花尽是融融洽洽的浅碧深红色。路上行人懒懒,多是二三人骑马而行,青衫年少或杏裳红妆,着眼相望好不惬意动人。

    起初于青陌在车上坐着,后来也耐不住想骑马,谁让太后眼光跟雷达似的扫着她。也好在她从前有很多年在马会骑马健身的经历,所以对骑马并不陌生。

    “太太,您还是坐回马车上来吧。”朱槿在车上喊了声。

    “这不就快到松涯山了,就不回马车上了。”

    说话间就到了松涯山,松涯山离平江约五十余里,是一处风景秀美的地方,有寺有泉更有先帝手书的“诗家圣境”四个大字。

    说起来这“雨陵诗会”还是很有来头的,先帝朝时一位有名的大诗人就是出自松涯山,那人号松涯山人,住所前有一座小亭题名就叫“雨陵”,松涯山人从前每年春夏之交就邀请诗朋词友到雨陵前会诗,自此以后就有了“雨陵诗会”的传统。

    各自在山下安排了,太后也安稳地住在了隔壁,倒没过份热情地,反而连用饭时都不见人,于青陌也暂时是了轻便,就领着朱槿和张兰微吃了顿舒坦的。

    第二天就是雨陵诗会,今年的诗会是由平江尚文馆主持,尚文馆馆主上台说了几句客套话就开始了今年的雨陵诗会。

    “今年的诗题是,寻幽、访友。”

    说完台下就一片安静,这时雨声、风声夹杂着山林里树叶与虫鸟的鸣叫,听在耳里分外的和谐安逸。不过盏茶时间,就有人站在了台阁上高声吟起诗来:“偶入溪山里,兰韵并松风,青烟吐禅意,碧水照铜钟……”(偶瞎写的,肯定平仄有差,捂脸看遁走)

    这诗听着倒是顺耳,于青陌虽然不是惯读诗词的,但好歹幼儿园开始背唐诗三百首,道是“不会写诗也会吟”,点了点应了声不错。

    “好一句幽风吐禅意,倦雨响铜钟。”众人纷纷品评了起来,于青陌在旁边听着,半眯眼间许多才子才女们都一一呈上了诗文,多是赢得满堂彩,毕竟能到雨陵诗会来的都不是什么草包。

    正在她半梦半醒,正觉得快要睡过去的时候,有人说了声:“不知道师妹的诗文成否?”

    朱槿看着捅了捅于青陌,于青陌就啊的一声醒了过来,看着满堂的人都看过来,脸一红就有些心虚了。好嘛,人家在这诗诗文文的好不热闹,她却在这里睡觉,真是丢脸丢出太阳系了。

    好在她也是肚子里有货,熟读唐诗三百首,这样的场景还是应付得过去:“一路行径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才子才女们品评了一番,她这诗在满天下的才子才女们面前,当然不算最出彩的,但好歹是三百首里的,也不至于落了她的脸面:“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当真好景好句好心思,师妹文章比之当年更胜了,且也少了女子的闺阁气,若说胜便胜在这无半丝脂粉之气。”

    师妹?难道是于翰林的门生,啧,于翰林他老人家真是学生满天下啊:“师兄过奖。”

    最后宣布三甲的时候,于青陌听到了一个有点熟悉的名字:“一丙,于芳菲。”

    “三小姐怎么也来了,太太,您得过去招呼一声。”朱槿恰时地提醒了她,原来是她那三妹妹,

    她这头想着事,朱槿还当她是不愿意去,就又催促了一声,她就由着起身,其实她也想去看看那位嫁作肃亲王妃的三妹。不过照着从前的那点消息,似乎她把这位三妹得罪了,这会儿不知道会不会把她拒之门外:“朱槿,三妹会不会不见我。”

    “当然不会了,三小姐最心善了,对太太向来就好,怎么会怪您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