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之一零八 凯旋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严冬已至,上海却充满了活力!

    半年多前,市舶司总署发行债押券的时候,徐璠一人就购买了三十万两,许多士大夫与大商人都嘲笑他发傻发呆,用真金白银去换一堆“废纸”!他们都料定李彦直无法还钱。

    如今的事实证明,李彦直确实没法还钱,不过他却用另外一样东西来代替:银矿!

    徐璠派出去的大掌柜回来报告说:“镇海公道,咱们徐家是债押券的大主顾,因此可从日本近畿、西国、东海等地,任选一国开采银矿,头两年开出多少都归我们,第三年以后,所得上交海军都督府五成,余者自得,为期十五年。”他拨了拨算盘,说:“小的已派人在日本选好地址,共列出其中银矿最丰的三国,请公子择取。任取此三国之一,依小的估摸,十五年内,除去种种费用,咱们家最少也能获益……”

    “多少?”徐家几个没去日本的大掌柜异口同声地问了出来。

    “至少,也能获益一百七十万两!”

    屋内的人都倒抽了一口凉气,均想:“这笔财可发得大了!早知道当初我也该私下里多购买些债押券才是啊。”

    他们都如此想,外头那些商人、士大夫就更不用说了!甚至有人在盼着市舶司总署再发债押券呢。

    徐璠笑着问:“其他商家,也都能有咱们这样的收益么?”

    从日本回来的大掌柜道:“具体能够得益多少,各家都守得紧密,不过依照小的估计,应该都没能如咱们徐家获益之多,但是也应该都能大大赚上一笔!”

    众大掌柜心中都想:“那还用说,咱们可是债押券最大的主顾啊,而且镇海公也总得卖老爷(徐阶)几分薄面。”

    徐家当即筹划起该派谁去日本干这件事情,这事乃是一个大大的肥差,人人争先恐后,但徐璠最后还是派了从日本回来的那个大掌柜去——半年前挑选前往日本的人选时,人人推三阻四,唯有这个大掌柜未曾推辞,因此这次徐璠便将这个天大的好处送了给他,让家中那些缺乏眼光魄力的大掌柜悔恨不已!

    人选定下来以后,又问该准备什么东西,那大掌柜道:“有几件事情,得准备。第一件是人,第二件是兵,第三件是粮,这些都还需要花大笔的银子呢。”

    他所说的人,就是矿工。如今日本的近畿、西国荒无人烟,李彦直手下虽也有大批的俘虏和依附的饥民,总数将近十万,他也同意让“对国家有贡献的商家”雇佣这些人作矿工,不过相对于将在日本进行的全面大开矿行动,从开山、炼矿到运输,这点人口显然还是不够的。所以还必须引进人口。

    “这个不难。”徐璠笑道:“近来捷报频传,国人听说日本那边有金山银矿,无论贫富贵贱都争着要往那边去,等着上船的贫民不知有多少!只要扯大旗一声招呼,要多少人有多少人。”

    至于第二件,则是兵。

    那位大掌柜道:“当日倭国的大名织田信长与其他大名混战,打了个两败俱伤,差不多一个月前,日本下今年第一场雪时,公爷才忽然派周文豹将军运兵抵陆,重新占据了姬路,然后以姬路为据点,分五路切断近畿地区的交通要道!倭人闻说,士气崩溃,逃散投降者相接于道,同时咱们大明的主力却直指石山,先击溃了城外的倭军,今川义元被俘,武田信玄战死,待得雪霁天晴,再以大炮轰破石山城墙,守城的织田信长自焚而死……”

    这位大掌柜言语说得轻巧,而实际上李彦直对付这些日本土豪也确实没费太大的力气,虽然双方都有百战之兵,但明军这边是器精粮足,士气高昂,日本那边却是缺衣少粮,士气低迷,在这样全不对等的情况下,即便武田家的精锐也抵挡不住。

    日本的地理和将领,徐璠也不是很清楚,这时听大掌柜演说,也没什么触动,他关心的只是:“那这仗是打完了没有啊?”

    “大致上打完了。不过败兵逃将,流散为盗贼者甚多,虽然不成大气候,可我们要开矿时,受到骚扰只怕在所难免。所以镇海公就许我们商家大族自雇募私兵,他还可以提供将领帮我们训练,不过钱却要我们来出了……”

    徐璠呸了一声,说:“许我们雇佣私兵!还帮我们训练?李彦直他是不怀好心!恩,是了,他是不想驻留太多部队花钱,所以才叫商家折腾去,你看着吧,等十余年后,他收回矿山的同时,多半会连私兵也一起收回去!哼,他这套手段,在海上已经用过一回了!不新鲜,不新鲜!”

    虽然不新鲜,但所有的商家大族——包括徐璠自己,还是都心甘情愿地接受了。如今大明沿海武风极盛,兵源充足,若有海军都督府提供训练,那么以这些商家的财力,各自供养出一批私兵来并无问题。毕竟将来开出矿产,那都是自己的白银啊!其实就算日本平静无事,这些商家自己也要雇用保镖的。现在则是由大明政府来主导,在驻扎部分军队的同时组建一个私军同盟。

    “至于第三件事——粮食,唉,公子,日本那边如今好惨啊!仗打了半年,农田都荒废了!饥殍遍地,不知饿死了多少人!而且这种日子,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

    但在徐璠看来,但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南洋产粮既丰,从那边购买几万担粮食填过去也非难事,甚至就是在大明这边招募农民前往垦殖,也是一个行得通的办法——因日本经此一战弄得地广人稀,竟也变成了一个移民接受地了。

    徐璠处理完日本之事,便写了一封家书,派了个信得过的家丁,前往北京给续借报信。

    当初徐阶考虑到严嵩之子严世蕃参与朝政以至于败国亡家的前车之鉴,便打定了主意,官由自己做,而且却不让从政,而让他去经商,父做宰相儿做生意,这买卖要怎么好做,就怎么好做,把徐璠这个宰相儿子赚了个盆满钵满,家族生意蒸蒸日上,若论当今大明首富,他至少能列入前三了。

    在儿子大赚特赚的同时,徐阶的处境却有些不妙,而且随着日本方面的好消息不断传来,他的地位显然就不妙之上更加不妙了。

    这一日收到儿子的家书后闷闷不乐,老伴问他怎么了,续借哼了一声说:“可以收拾行装了,等李哲一回来,咱们就差不多可以回松江府养老了。”

    他老伴却蛮高兴的样子:“那好啊,其实你忙了这么多年,也该歇歇了。这两年常听老家来的人说,松江府大变样了!繁华昌盛,犹胜京城。璠儿又把家业经营得好,咱们衣锦还乡,也正是享福。”

    徐阶跟着老婆笑了笑,眼睛却依然有些黯然,徐璠能把生意做得那么大,背后全靠他的支持。可曾经沧海难为水,在中国这个权力至上的地方,儿子的那敌国产业,在这个执政十年的大明宰相看来,实在也就那么回事,不足以增添他多少欢喜。徐阶执政既久,哪怕其学问是以心学为宗,提倡通达,却也仍然有几分即将远离中央政治核心的失落。再往后的日子,只要李彦直不出乱子,徐阶就保证能安享晚年,受尽尊荣,可是这操万人生死、定国家存亡的大权柄,就将不再属于他了。

    “启禀老爷,礼部送来加急奏表,高阁老那边看过以后,说还得老爷您过一下目。”

    仆人说着将奏表呈上,徐夫人忙问:“怎么了?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

    徐阶哈哈一笑:“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日本的国主(天皇)和他们的将军足利义辉到了,礼部却不知道该以何种规格接待,高拱既不敢妄断,就来问我的意思。”

    徐夫人哦了一声,就没再问,徐家家规严,妇道人家不敢多嘴,刚才那一句问,主要是怕出了什么闪失,一听事情不干家里,她就沉默了。

    徐阶哼了一声,心想:“就让那个什么天皇晾两天吧。”就将奏表一丢。想了想,觉得有些事情得交代一下了,就派人去请张居正过府一叙,派去的人没多久回来,道:“张阁老说,镇海公凯旋之日将近,各部政务繁忙,难以抽身,还请老爷见谅。”

    张居正乃是他的学生,老师要见学生,学生竟然推托不见,徐阶先是一阵不悦,随即转愠为喜:“好个叔大,做事倒也谨慎!”便派人去打听张居正的行踪,下人去了一会就回来,说:“张大人到‘小阳春’听戏去了。”

    说来张居正如今也是内阁大学士了,而且还是实权极重的内阁大学士——作为李彦直的“代言人”,朝中除了高拱,就数他了——这样的人,行踪怎么会那么容易就叫人知道?

    徐阶却一听就心中明了,张居正先说“政务繁忙”,然后又跑去听戏,故意示以闲暇,那是给徐阶传话了:徐老师,现在你我身处嫌疑之地,见面实在不妥,你就饶了我吧。

    徐阶却不这么想,见了李彦直倾覆日本的手腕后,他就知道李彦直一回来自己就难与争锋了,他不是嘉靖,也不是严世蕃,既然势难挽回,且李彦直的执政理念又与自己相近,徐阶就决定不斗下去了,只要徐阶不是下定决心要扳倒李彦直,那么无论他做了什么,李彦直都不会对他怎么样——这中间的关窍徐大学士比谁都明白呢。

    张居正则不同,在这会要是他来见徐阶,事后被人捅到李彦直哪里去,是可能会引起李彦直对他猜忌的,所以他才要回避。

    可是,徐阶岂是为别人考虑的人?既于己无妨,他就行动,换了一身便装,只带一个老家奴,从侧边小门出,就朝“小阳春”而来——这却是一家有新戏种上演的茶楼,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地方有些偏僻,有七八间雅房,每间雅房都有一面纱窗面向戏台可以听戏,此外四面都是厚壁,隔音效果极好,门外又有一个玄关,只要在玄关里安插一个亲信,就能保证不会发生隔墙有耳的事情,或者破门而入,有了这些条件,这家“小阳春”就成了许多朝臣喜欢逛的地方,因其既适合放松偷闲,又适合闭门密探之故。

    徐阶走到小阳春附近,已望见大门,猛的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也与他一般都穿便装,只带一个童子,然而不是高拱是谁?他微一犹豫,便止步了。

    张居正正坐在雅间里,嗑着瓜子,喝着碧螺春,一边透过纱窗听戏,戏台上正在演的是日本之势,二丑角一扮织田信长,一扮武田信玄,正仓皇无措找路逃,张居正每天都接到来自日本的战报,对那边的形势自比坊间小民清楚得多,见了这等剧情就知道是下九流听到捷报后的凭空想象,然而也不抵触,微笑着玩赏。

    正惬意间,忽然有人敲门,张居正眉头皱了起来,他吩咐过无论谁来都不许打扰的,怎么童子却不听话?就哼了一声问:“什事?”

    却听一个干硬的声音笑道:“叔大,你好闲情。”正是高拱的声音。

    张居正吃了一惊,慌忙起身开门,见门外高拱和他一样,微服便装,笑吟吟的,他也就笑道:“这几个月忙得我头都发昏呢,才想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