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7章 商业顾问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注意:大家一定要重新看156章,我已经补写完毕,多加了近200字,修改后的才是完整版本哦,不看会错过一些内容)

    最近沈天启不时向莫菲菲诉苦:“现在有钱人真是越来越多,动不动就来提十万两现银的,害得我的钱庄捉襟见肘,准备的现银都不够用。\\www。qВ5、c0m\”

    莫菲菲知道,钱庄就和现代银行一样,一次不会放太多的现金,如果不断有人来大额提现,确实会让人头疼。

    “怎么会这样,难道提上万两银子不用预约吗?”莫菲菲奇怪的问。照理讲如果预约的话有个准备时间,钱庄也不会慌乱。

    沈天启苦笑不已:“自然是有的,只要提五万两以上的银子都需要提前两天预约以做足准备。但是近期来提银子的人太多了,最多的一笔居然一下子提走了五十万两。这个我们还可以接受,关键是这段时间不断有人来提银子,不瞒你说,京城的现银已经快光了,我现在已经紧急到临近的城市调配。”

    “不会是恶意针对通泰钱庄吧?”莫菲菲一下子想起了当初在广州发生的事,就是有人煽风点火挤兑,使通泰钱庄差点倒闭。

    “不是。如果真是有人作祟我还可以想办法打击,关键是来提钱的都是一些大客户,他们确实是出于正当需要,只不过时机不凑巧挤到了一起而已。”沈天启肯定的说。

    “难道,最近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莫菲菲敏感的发现这里面肯定有什么不对劲地地方。

    “亏你一直号称聪明。难道你没看到这几个月住你们如家客栈、去恒隆买东西、上红楼消费的人变多了?”

    莫菲菲尴尬的点了点头:“那是。上个月全部收入比上上个月足足多了四成。不过,这个和你钱庄地事有什么关系?”

    “笨,这说明有钱的人多了。愿意消费地人也多了,如果这个现象不是只出现在京城的话。那么只能代表一件事,大齐人越来越有钱了。也就是说,我们国家越来越兴盛了。”沈天启好不容易逮到个莫菲菲脑筋不灵的时候,自然赶紧抓住机会嗤笑。

    “……这是好事啊。”莫菲菲依然一头雾水。她不得不承认,在经济大势的把握上。她还是不如可以称得上金融专家的沈天启。

    沈天启也不逗她玩了,直接说:“自从皇上颁布条款开放通商口岸,允许对外贸易之后,大齐很多商人尝到了甜头,比如你我,朝廷更是得到了数额巨大地税收。很多商人从海外运回物产后不满足于在大齐国内买卖,已经把生意做到了西部和北部的好几个国家了。”这我知道啊,说起来有些人还是被我们的乾隆贸易行逼的呢,嘿嘿。为了更多的利润,他们的东西不得不往内陆国家运。”莫菲菲得意的说。

    沈天启丢过来一个“还好你没糊涂”的眼神接着说:“大额的交易自然需要大额地资金,你想啊。外国可不认我们大齐的银票的,他们只认银子。”

    “原来如此!”莫菲菲惭愧于自己地迟钝。可不是吗。即使在现代。黄金白银还是全世界通用的硬通货呢。

    “如此一来,你地钱庄倒真要调整计划了.1”莫菲菲知道通泰钱庄一直把大量储户地钱用于其他领域投资。现如今沈天启应当考虑收回一些资金了,毕竟钱庄才是他们沈氏的根本。

    “对。”沈天启点点头,显然明白莫菲菲说地是什么意思。他又当笑话般说起另一件事:“你知道不,我们家钱庄掌柜昨天去酒搂吃饭的时候,听那里的老板哭诉说最近收到一大筐铜钱,足足有几百斤,央求他给换成整的呢。”

    当下的一两银子也就是一贯钱,合一千个铜板。一个铜板相当于我们现代两毛钱,上酒楼吃顿简单的饭大概要几百个铜板。一般说来只有小康家出门才带银子,普通人家出门基本都是带着重重的铜板。所以像饭店这样现金流量大的地方收到铜钱多一点也不奇怪了,他们积累到一定数量的铜板之后,就会去钱庄换成银子,和我们现在拿着钢崩去银行换大钞是一样的道理。

    大家都知道,服务态度不好的银行才不乐意帮你数那么多硬币,所以那个酒楼老板央求通泰钱庄掌柜给他换银子就很正常了。

    “难道那个酒楼以前没收到那么多铜板吗?与上个月的情况应该不会相差太大吧?”莫菲菲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还不是因为大笔银子都被运到国外了,弄得铜板大行其道,给生活造成很多不便。”沈天启无奈的说。

    莫菲菲心中一动,觉得脑海里有灵光闪过,想抓住,那点灵光却又已经缈无痕迹,她只好作罢。

    这场关于银子和铜板的讨论只被她当成生活中的小小插曲,转眼就抛到了九霄云外。

    一个月后,莫菲菲发现她的商场也收到了极多的铜板,好在其他诸如红楼、客栈、贸易行之类的地方都是高档场所,去那里消费的人用的基本都是银子,所以还没有造成太大的不便。

    这引发了莫菲菲的一个思考:大齐流通的货币有黄金、银子、铜钱。因为铜板和金银流通的不便,所以大笔钱财大家还是使用钱庄发行的银票。按照使用习惯,银票面额分为十两、五十两、一百两、两百两、五百两、一千两、两千两、五千两、一万两等。银票来源的渠道是有客户到钱庄存了钱,钱庄根据实际金额开具的类似于“收据证明”的东西,以钱庄的实力和信誉证明此人确实有那么多钱。说起来,就和我们现在银行发地支票一样。

    银票的好处就是携带方便,可是坏处也有。那就是只能在发行钱庄兑换。因为全国的钱庄并没有联网地,拿着A钱庄开的银票到B钱庄领钱那是不可能地事——就如现代拿着中国银行开的支票去工行兑钱,人家睬都不睬你。所以如果在某个城市你拿着当地不方便兑换的银票交易。很多人都不愿意收。

    这直接导致了网点越多、实力越雄厚的钱庄去存钱的人也就越多,使得强者恒强。难怪沈天启拼命在各个大小城市争开钱庄了。

    为什么没有一种银票可以全国通用呢?既便于交易流通,又便于携带。

    有能力统一货币地角色,只能是国家吧?

    纸钞!

    莫菲菲终于想起了自己要抓住的那点灵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