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三章 朱家大院(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朱家大院位于太原市郊区,距离不是很远,不过穆春江不敢把车开得太快,以防被交警注意上,违一两次章是小,要是查出这是一辆没有车牌、行驶本的不明车辆可就是大了!不紧不慢的行驶了几个小时,吉普车终于来到了久负盛名的“朱家大院”前。

    放眼望去,城门高大、危耸;城墙厚实、凝重;城楼巍峨、耸立,每一处无不透出一种大气,虽然与故宫不可同日而语,可是作为某家某户私人宅院的门楼、城墙,还是足以令人感到震惊不已。

    穆春江把车找地方停好,徒步行进到巨大的门楼前,感叹一番后,买了张票,然后步入了阔大的城门洞。眼前的景象再次令他唏嘘感叹起来,但见宽阔的石街向前方延伸过去,不见尽头,高大的牌楼矗立在石街中央,精雕细琢,石街两侧灰色的宅第一座接着一座,不计其数,难怪旅店里的那个“老冒”会如此的感叹,如此规模庞大、颇为讲究的深宅大院确实令人震惊,他的主人想必富贾一方、富可敌国,真不知道这个朱家究竟是做什么生意起的家,莫非也是偷盗界中的一员?

    穆春江不停的感叹捎带着胡思乱想一气,在石街上转悠了一会,然后转身步入了石街旁的一座院落中。院落方方正正,正中是一座木结构飞檐斗拱的牌楼,牌楼两侧各有砖雕花墙,宛如镶嵌宝石的扎带,使方正雄浑的北方庭院平添出几分南国园林的秀色,实属画龙点睛之笔。

    院落中随处可见的砖雕、木雕、石雕,别具风采。房脊的吻、兽和雕花护脊,照壁、花墙砖雕,均属清代砖雕珍品;护栏全部由砖雕砌成,栏柱、栏板不见砌缝,浑然一体,无论雕刻还是垒砌,堪称清代建筑中的上乘工艺。宅第中的窗户木雕、门框、屏风、家具和隔扇木雕等,多种多样,使人眼花缭乱。

    穆春江转悠了几个院落,除了不停的唏嘘感叹还是不停的唏嘘感叹,他已经没有了可以用于赞叹朱家大院更好的词汇,最后只能归结为一个字——“阔”!朱家阔得流油,别说自家子孙几辈子吃喝不愁,就是把半个太原市的人民都养活起来,估计也不在话下,这才叫富足啊!这才是有钱啊!这才叫富贾一方啊!……

    又是唏嘘感叹了一番后,穆春江踏进了一座院门上高悬“展览厅”的院落。这个院落的布局、规格、建筑风格与其它的宅院并无两样,估计是朱家大院对外开放后,自行辟出的展室,用以展览一些家中收藏的文物珍品。穆春江是干什么的?文物专家啊!什么东西他都可以置若罔闻,可唯独是这文物割不断、理还乱,这辈子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宁可少吃一两顿饭,也绝不能错过一次观赏上好文物珍品的机会。

    步入第一间展室,穆春江就再次的唏嘘感叹起来,这间展室里收藏着上起唐代,下至清中叶50余位大书法家的作品,其中颜真卿、贺知章、欧阳洵的书法珍品,许多已不传于世,均为奇珍;第二间展室则收集有从夏禹到清宣统在内的42位帝王及唐武则天、清慈禧两位女帝王之笔迹,蔚为大观。

    这下,穆春江又是除了不停的唏嘘感叹还是不停的唏嘘感叹了……

    步入第三间展室,还没容得穆春江感叹,一件小巧的玉扳指就牢牢的吸引住了他的目光……

    “扳指”为满族男子套于右手大拇指上的短管状饰物。满族八旗子弟于弱冠前,照例要到本旗弓房锻炼拉弓,拉弓时佩带扳指,藉以保护手指并可减少手指的运动量,故昔年八旗子弟对此物甚为重视,人手一枚,因而成习。初时因重实用,大小扳指皆选韧涩材质制作。其宽窄肥瘦不一,因人而异,以便套带。本是辅助习武的扳指,由于满汉两族广大男士的欣羡与效颦,竟使之成为一种极为时髦的佩饰品,上自皇帝与王公大臣,下至满汉各旗子弟及富商巨贾,虽尊卑不同而皆喜佩戴。其质地亦由原来的皮革、犀角、驼骨等扩大至象牙、水晶、玉、瓷、翡翠等名贵材料,价格也扶摇直上。

    穆春江所见玻璃橱窗里的玉扳指质地温润,为上等白玉精雕而成,外环手工雕刻着一棵松树,一只仙鹤,并雕有“松鹤延年”四字,雕琢精细,精工细作,实属一件精品。不过对于见过些“世面”的穆春江来说,材质与雕刻技巧都不足为奇,还不至于让他两眼发直、目光呆滞的盯着扳指不动,真正让穆春江感到震惊不已的是玉扳指内壁上雕刻的一个字——“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