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四章、重返校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早在前些年,“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风靡一时,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家长,对教育的扶持投入可谓不遗余力。

    国家提倡科教兴国,为办学减压注入的财力连年攀升;个人要改变命运,也得先到学校接受教育,获取知识。两者不谋而合。

    与偏远山区小学数量的消失形成鲜明对比,大中院校如雨后春笋,争先恐后地破土。此消彼长,一方黯淡萧条,一方欣欣向荣,真是“病树前头万木春”。

    当前的适龄学子们生在一个好时代,没有升学的压力,无须为吃穿用度分心,正是专心致志发奋苦读的时候。

    他们的父母也不用再为学费鞠躬尽瘁,砸锅卖铁的年代一去不返。

    不幸的是,那本难念的经生命力太顽强了,像篇长篇连载小说,贯穿上下五千年,或将无穷无尽地续写下去,情节版本又与之前迥然不同。

    从前的孩子体贴父母的艰辛,珍惜上学堂的机会。现在的年轻人未免太急功近利了,恨不得一夜长大,好到社会上施展拳脚,改变命运。

    厌学的人估计不在少数。若不是父母的威逼利诱,等不到尽完九年义务教育,已经跳级到社会这所大学里完成学业。

    花季雨季的年龄,到了社会上,面对疾风骤雨,难保不枯萎凋谢,重演无可奈何的千古绝唱。

    于是乎,中等职业教育类的学校,成为父母们将刚踏出初中校门的孩子争相送往的地方。

    他们的初衷,孩子假如能学成一门手艺,拥有一技之长,固然很好;就算学无所成,或者学无所用,至少这两三年期间有人看管,帮忙度过危险的年龄段,不至于过早进入社会,经不起诱惑,误入歧途。

    这次培训的地方,在一所职业教育学校里。

    这学校坐落郊区,是个后起之秀,正处青春年少,拥有在校师生五六千人,开设了冶金、制糖、钳工、焊工、电工、汽修、服装设计、电梯维护、电脑组装维修等十几个专业。

    听人介绍,这地方原是片荒山野岭,新近几年才规划开发,举目远眺,连成一片的工地上,机器日夜轰鸣,楼房拔地而起,让人闻出独特的中国速度的味道。

    人往高处走,学校靠人经营,传承了人的理想意志,校简介栏上刻写的发展目标清晰地显示,计划在数年内升格为大专院校,此后由专升本,逐步向一流院校靠拢。

    而今它正处在“半工半读”状态,大后方刚建成的教学楼、学生公寓楼好不宏伟,还在装修过程中。

    于永乐他们到校时间是下午三点多钟,车子进了校门,缓缓而行,最后停在一座教学楼前。

    横幅早挂好,大书“热烈欢迎年度退役士兵到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醒目标语。

    刚下车,就有志愿的学生蜂拥上来,帮忙提携行李,引领到各专业处报名完毕,然后由校车运载到宿舍。

    何忠勇尤其雀跃,脸上一点看不到旅途劳顿的痕迹,道:“咱们现在都是学生了,想不到毕业以后,还有机会回到学校,重新回味校园生活的滋味。”

    于永乐笑道:“咱们现在是‘二进宫’,要遵守学校纪律,争当‘三好学生’。千万不能再像从前那样,表面上装模作样的认真听讲,心里却时刻留意讲台上漂亮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