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93、(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顾桢当知青的时候, 精神生活极度匮乏, 他不是夜里偷着摸着看自己从家里偷偷带来的书, 就是跟女知青们谈恋爱, 也就是谈谈而已, 最多拉拉小手亲亲小嘴。人家成分都比他好,他虽然不算什么好人, 也不想拖累人家。他守着黄土地,送走了一个又一个女朋友, 女朋友们回城前一个个都信誓旦旦地说要在城里等他,他一点儿都不领情,明明白白地告诉人家, 他的大好青春就这几年, 就算她们愿意等,他也等不起, 气地姑娘们一个个骂他负心汉。他从不缺女朋友, 告别一个, 就交下一个。

    他下乡时, 父母都不在了,那时也不知道恨谁,只是顿悟要及时行乐。自从下了乡, 他就对回城不抱希望, 看书也就图一乐子,从没想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他手风琴拉得极好,公社宣传队招人, 他要能进宣传队,能抵不少工分,村支书推荐他去,他看习琳瘦瘦小小,干体力活太过吃力,把机会让给了习琳,自己继续修理地球,干活的时候偶尔跟一起农忙的村里大姑娘聊聊天。大姑娘跟他聊两句,就飞红了脸,他吃过不少大姑娘给他的窝头,偶尔还能吃到一个白馒头,作为回报,他也帮她们干过不少农活。他之所以没和村里的姑娘们搞出点儿故事来,主要是怕人家姑娘太保守,以为拉拉手就是一辈子。

    顾桢和习琳打小一起长大,习琳一直安安静静的,不像他一天到晚上房揭瓦,跟个皮猴一样,气得他爸——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天天嚷着要打他,悲哀的是,没一次成功过。习琳是他的对照组,他妈一直想要个女儿。那阵儿他一直嫌习琳假不喽嗖的,也不怎么搭理她。后来一起下乡,顾桢不知怎么就有了当邻家哥哥的自觉,偷了公社的鸡烤了也要留一只腿给习琳,分到习琳头上的活儿都让他给包了。

    但也仅止于此,他对习琳并无男女方面的想法。习琳家里寄来点心,也特地给他留一块,他当作礼尚往来,并不认为习琳有什么别的意思。

    顾桢和习琳真正关系密切起来,是习琳被推荐去省城读大学,习母为此很是动用了一些关系。顾桢偶尔雪中送炭,绝不锦上添花,也就懒得去恭喜习琳。倒是习琳突然主动起来,到了大学,每月给他寄一个包裹,包裹里有信有吃的,还有一些平常看不到的书。他因为能看的书多了,也就暂时忘记了谈恋爱,最重要的是,知青点也没剩下什么适龄女青年,当兵的当兵,招工的招工,上大学的上大学。

    信里习琳有表示过要和他谈恋爱的意思,他没搭茬儿,习琳的未来是一片坦途,他注定要在黄土坡里打滚,他俩不是一路人。他在信里跟习琳讲,村支书家的丫头天天给他做好吃的,前天在面条里卧了两个鸡蛋,昨天把大白馒头切成片,用油混着鸡蛋煎了,焦黄焦黄的,又装搪瓷饭盒里给他送过来。他没经住口腹的诱惑,吃人家嘴短,如果人家愿意,他就准备以身相许,响应国家号召,扎根建设农村。

    收到他的信后,习琳再没给他写信,而是随书寄来了一斤鸡蛋蛋糕和两块桃酥。

    顾桢到底没能以身相许,村支书嫌他出身不好,把女儿嫁给了公社里的干部。他又开始啃窝头,炸馒头片的生活一去不复返。

    后来恢复高考,习琳寄了一堆书给他,信里都是鼓励他的话。他在乡下呆了多年,嫌再读四年大学太浪费时间,直接考的研究生。顾桢考回省城的第三年,他家之前充公的房子被退回来,父母扣发的工资又发给了他,习琳还没男朋友,他主动提出要和她谈恋爱。

    在顾桢看来,男女之间最重要的是义气,他妈对他爸就够义气,宁死也不和老顾划清界限。习琳对他也够义气,在他回城无望的时候还主动要和他谈恋爱。如果习琳不主动提分手,他当然不能辜负人家。

    他到底还是辜负了习琳,和叶棠结了婚。

    顾桢和叶棠结婚后,关于他俩的各种传闻就甚嚣尘上。最普遍的一版是,顾桢对习琳始乱终弃,叶棠借子上位。系里都是体面人,体面人当着顾桢的面依旧还是以前那么客气,只在背后议论这个陈世美。

    叶棠一直没显怀,这个谣言就不攻自灭了。

    叶棠的母亲对女婿的感觉很复杂。顾桢是所有女婿里长得最好看的,其他女儿结婚都很图实惠,对男人的相貌都不在意,偏偏她的外孙外孙女长相又像极了他们的父亲。她第一眼见顾桢就喜欢得紧,不像别的女婿怪模怪样的。当时女儿又在那个处境下,能找到这样一个女婿不是不满足。

    大学老师,父母双亡,还有三层楼,条件再好不过。她对顾桢的不满是从婚礼那天滋生出的,那天顾桢的同事一个没来,她仔细打听才知道,女婿是女儿从别人手里撬过来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