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6第三十五章 战乱初起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杨明成离开长安两个多月后,就托人捎来了一封信。信中说,张正远和他的属下虽然对他颇有微词,但并没有为难他。他们这些人的性格仍跟以前一样刚直不阿,清高孤傲。他只需做好份内之事便好,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处处逢迎,日子反倒过得很舒心。只是家人不在身边,甚为思念。

    宜竹读到这里,暗暗松了一口气。他们全家一直害怕张正远会因为对杨家的私恨而为难父亲。现在看来,是他们多虑了,张正远那一众人是真正的正人君子,他们不会也不屑于使用那些卑鄙手段为难别人。她突然想到,也许,秦靖野当初下令时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还有,他让哥哥去羌州从军应该也有别的用意。只是他当初什么不直接说明呢?想到这里,宜竹多少有些懊悔自己的冲动和鲁莽,但下一刻,她的耳畔又响起了秦靖野那高高在上、毫不留情的批评她全家的话语,且不管他的心思如何,单他这种态度着实让人恼怒。她赶紧撇掉杂念,继续读信。

    父亲在信的末尾说,他不日就会升迁,有可能会到蓟州治下的一个下县去做县尉,俸禄虽比不上从前,倒也够一家人勉强度日。如果他们不嫌弃西北苦寒,可与天凉之后上路去蓟州和他团聚。

    这一封信让宜竹一家人跟炸了锅似的,平氏又是哭又是笑的。接着全家坐下来商量到底要不要去西北。杨镇伊和宜兰多少有些不情愿,他们一个怕苦一个舍不得情郎,宜竹倒是愿意去,她总觉得京城不是久呆之地,按她的想法,回益州老家才好呢,可惜没人赞同。平氏是左右为难,她既放心不下丈夫,又顾及儿女的意愿,问来问去,一时也没个定见。

    最后她决定去问问婆婆的意见。赵氏听到宜竹给她念完信后,也是喜忧参半,唉声叹气。

    宜兰生怕祖母同意他们一家去西北忙出言委婉劝阻,她不好意思拿自己说事,便拿祖母和宜竹为借口:“祖母年纪大了,父亲不在身边,我们应该服侍你老左右。还有就是二妹的婚事,西北那是苦寒之地,哪有什么合适的人家,若是一去几年,岂不是都耽误了。”她这么一说,赵氏也跟着犹豫起来。最后大伯母出来劝了几句,说若是担心宜兰的婚事有变,可以和章家商议将婚期提前,反正宜兰已满十五岁也可以出嫁了。当然,这话不能由女主明说,只需拿话暗示便可,章家若有心,岂有不明白的。宜兰听到王氏的话,脸现飞红,羞涩不语。平氏也觉得此话甚为有理。

    过了几日,平氏跟章文生的姑妈章氏相见时,就委婉地表示自家可能去西北与丈夫团聚,这一去不知要呆多久,宜兰年纪也不小了云云。话已说到,平氏和宜兰就耐心地等着章家的动静。

    不知章家打的什么主意,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黑不提白不提。平氏心里直犯嘀咕,但他们家又不好主动再问。事情就这么僵持了下来。

    宜竹本能地觉得不妙,自从父亲被贬后,章文生明显地与他们家疏远了。特别是那次他劝宜竹对秦靖野投怀送抱被她“请”出家门后,他愤愤然说,他们这一家根本没什么前途,老的不自量力,小的不知好歹。硬生生地把大把机会给错过了。她将这话说给平氏听,平氏愤声怒骂,但念及两家已经定亲,只好暂且忍下来。

    转眼间就到了九月,章文生却收到了郑靖朗的一封急信,让他护送她的妹妹去肃州。章文生因为贵人的另眼相看,分外高兴,自然欣然从命。宜竹再次趁机劝家人去跟西北,并撺掇伯父一家同去。杨明功当然不肯同意,他们两家若是一起去,将以何为生?

    然而他们一家还没成行,时局便突然发生了变故。先是杨明忠因为与康节度使不合,在陛下面前屡进谗言说他要造反。陛下见怪不怪,他自认为待康拓利有天高地厚之恩,再加上康拓利屡表忠心,他对此人是深信不疑。但是杨明忠的再三刁难彻底惹恼了康拓利,他最终以“清君侧”为名提前发难。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