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8、048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赵珩的眼神倏然变得锋锐, “出家人慈悲为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一城人的命当如何。”

    江崇尴尬挠头,“属下这就去安排。”

    “他若还是不从, 便如洛州知县一般打到他从,此事务必办好。”赵珩脸上的寒霜散去些许,“去吧。”

    “属下告退。”江崇起身行礼。

    赵珩略略颔首。

    江崇走后, 他示意孙来福过来, 沉声交代, “命人去宫门拦着吏部尚书,让他先到御书房。”

    “是。”孙来福应声退下。

    赵珩敛眉起身,大步走出临荷殿。

    打乱徐太师和韩丞相各自在南境的部署,要快, 还要狠。

    洛州受灾一事尚未发生, 他要在灾情发生之前, 将他二人手下的知县撤换部分。

    瓦解了他们在南境的布置,北境便无可惧。即便东蜀趁着停战建好细则未定, 再次进犯, 国中也不会出大的乱子。

    女帝在梦中让韩丞相督办开修官道,运送赈灾粮一事, 想必也考虑到了北境的局势。

    她的见识和目光之远, 颇有几分六皇叔年轻时的影子。

    当初北梁与东蜀大战告捷,朝局稳定之后,父皇曾想将北境的赤虎军支部换掉。六皇叔极力反对, 并增加了驻军人手,由原定的三万增至七万,并交予舅舅亲自统帅。

    若非如此,以东蜀这十几年不间断的进犯,朝中大臣又结党营私与东蜀合谋,北境防线早已被破,北梁山河不在。

    可惜舅舅英年早逝,赤虎军骠骑大将军又背信弃义,与徐太师等人同流合污,否则他在朝中也不至于举步维艰。

    那女帝如此深谋远虑,只怕是……不会看上他给的后位。

    也不知她会喜欢怎样的男子?

    赵珩无意识捏了下左手中指,心中怅然。

    出了长信宫,孙来福已安排轿辇过来。

    赵珩偏头看了眼春语阁的方向,坐上轿辇。

    “起骄。”孙来福喊了一嗓子,偷偷瞄了眼赵珩复又低下头。

    太子今日看着心情很不好的模样,自己得悠着点,免得又被他用杀人一般的目光盯着看。

    行至御书房门外,吏部尚书崔玉春也恰好到。

    崔玉春是谢丞相最得意的门生,为官清正,性情也与谢丞相有几分相似。

    择明君而忠。

    赵珩下了轿辇,偏头示意孙来福过来,压低嗓音交代,“给工部尚书带句话,让他在早朝之时,奏请南境各府州县之间的官道都要开修,目的是防止发生水患赈灾粮无法运送。”

    “老奴这就去办。”孙来福应了声,冲崔尚书笑笑抱着拂尘退下。

    “劳烦崔尚书多走了些路。”赵珩收了目光看向崔玉春,淡淡颔首,“请吧。”

    “殿下无需客气。”崔玉春拱了拱手,与他一道走上台阶。

    进入御书房坐下,赵珩研墨提笔,写下整个南境四府三十八县四府官员的名字。

    南境所有官员当中,太师与韩丞相布置在南境的门生各有十五人,其中知县十三人,知府两人。

    而他手下只有十二人,管着最穷困的十二个县。

    洛州水患一事即便不发生,他也要在此时打乱他们在南境的布置,将自己的人安插进去,逐步掌握整个南境。

    列完名单,赵珩将最富庶二十六县知县名字勾出来,有撤有换。

    搁笔吹干墨汁,他抬头看着桌对面的崔玉春,平静递过去,“崔尚书若有疑问便提。”

    崔玉春起身接过,低下头认真看了一遍,若有所思。

    徐太师和韩丞相在南境皆有布置,他以为太子不知情,孰料他竟是比自己还要清楚几分。

    这几十人的名字,太子也全都记得。

    不仅如此,还将这些官员安排得甚是……合理。

    太师的门生被撤掉三人由太子手底下的人顶替空缺,另有五人跟韩丞相的门生互换管辖之地,而韩丞相的门生也被撤掉了三人,换成太子的人。

    如此安排,太师和韩丞相各失去了三个相对富庶的县,这些县全落入太子手中。那五个互换管辖之地的知县,像是在徐太师和韩丞相胸口,各插了一刀。

    四个知府有两人互换,撤掉两人,补上空缺的还是太子的人。

    此番官员调任撤免落实下去,太子不止增加了自己的人手,还打破了太师与韩丞相的布置,可谓一举两得。

    崔玉春忍不住又仔细看了一遍,眼底露出几分赞赏。

    太子监国尚不足两月,他与恩师谢丞相起初并不看好。北境大捷,恩师与太子商议停战建好一事后,私下与他说,太子心怀天下腹有谋略,能成明君。

    恩师素来公私分明,即便太子救了他一命,若是庸才他亦不会如此夸赞。

    如今亲眼所见,确实如恩师所言,腹有谋略,能否成为明君尚待观察。

    崔玉春敛去思绪,故作不解,“同时撤换如此多的官员,动静未免太大?”

    “先换,后撤。崔尚书只需按照纸上所写行事,稍后会有人将撤换的证据理由送到崔尚书手上,知府的撤换过几日再提。”赵珩缓缓抬眸,“可还有不解之处?”

    崔玉春含笑摇头,又看了一遍那张写满名字的纸放回桌案,起身后退行礼,“臣告退。”

    赵珩略略颔首。

    朝中六部,如今只剩户部与兵部他无法插手。户部掌管国中财政事宜,户部尚书与韩丞相乃是连襟,暗卫收集的证据还不够撤掉他。兵部尚书身后有骠骑大将军,目前也不能动。

    但他可从小处着手逐步瓦解他们在国中的布置,有其余四部和谢丞相支持,又有女帝在梦中的提示,半年时间足够自己掌控朝局。

    赵珩拿起方才写给崔尚书看的那张纸,起身拿走灯罩点着丢入香炉。

    待那纸张燃成灰烬,也到了上早朝的时辰。

    赵珩沉下脸,出了御书房步行前往文德殿。

    孙来福抱着拂尘跟在他身边,脑门上全是汗。

    他在太子身边多年,太子的一举一动都了然于胸。今日太子自打睡醒脸色就不好,靠近些都觉得冷。

    到了文德殿,百官已到。

    赵珩从侧门进去,脸上的霜雪比在外边还要厚一些。

    “太子殿下千岁。”众臣见他入内,齐齐行礼。

    “免礼,今日有何事要奏?”赵珩坐到龙椅侧下方的椅子上,神色淡漠。

    “臣有事启奏。”林尚书第一个站出来,面上挂着几分恭敬,“臣听闻汴京城开了一家学堂,此学堂允许女子如男子一般入学,还听闻此学堂是殿下所开。”

    “是吾开的,林尚书有话不妨直言。”赵珩抬眸看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