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章 米锦春不见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样子,倒进去十斤粗糖,熬好后放凉,倒一点自家兑的米醋,摊子底用手抹一层高粱米酒,把晾干的蒜放入坛子里,晾凉的糖醋水缓缓倒入坛子里淹没大蒜,封缸。

    “呼,大功告成,奶奶,七八天后开坛子取来吃,准保好吃”,林笑虽然只是在一边给予指导不动手,也觉得自己很累,毕竟自己从没有动手腌过糖蒜,只是凭着之前在网上看视频的印象来指挥,脑细胞也很累呢。呵呵,就要吃好到糖蒜啦。

    钱令正和李氏将竹韵轩纸铺赠送的一捆竹纸两面都刷上了黄麻草汁。

    钱林闵和华氏在自家的田里开出来一亩地的棉花育床,加了三百斤的腐熟肥,撒了有五厘米后的南山腐土。用牛犁田充分混合作成营养土,然后将上面的一层铲出,又一车一车地拉回家。

    晌饭后,一家人开始做营养钵。打好的营养钵每个凹处放一粒棉种,覆一二厘米厚的营养土,够一车就拉到做苗床的那亩田处,挖坑埋营养钵,盖上刷好料的竹纸,最后撒上一层薄薄的土。连着三个后晌众人忙活着给棉种育苗。钱家做这些事都是小心翼翼地,有关系好的打听到眼前来,也只是含糊地说自家开始种棉花了。

    钱家种棉花的动静没有整治荒地的动静大,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再有蒙省种棉花的人家少时间短,村里人都是没有经验的人,也没有人觉得钱家的行为有些怪。

    钱家在茅草屋的周围扩了两亩宅基地,花了两百文,办了契。钱家村的宅基地很便宜,毕竟做宅基地用的都是一些薄地,不值什么钱。钱林闵砍了些荆条种在新宅基地的四周,钱一强带着帮工在最南边用泥胚搭了一个大的养猪房,房子不高只有两米,与时下的四米高的房子相比低矮了很多。房内分成并排四间屋子,中间砌墙一米分隔开。这是林笑坚持盖的,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以后自己养蘑菇做掩饰。现在四头小猪都放在一个小屋里养。每天由华氏喂食,林笑和大安也帮着打猪草,当然打猪草的重任在李氏和华氏的身上,她俩每天一有空闲就出去打猪草。若打回家的猪草多了,就轧碎了存在地窖里,经过青储后的饲料小猪和牛都爱吃。

    钱家老宅和钱一帧家的茅厕都按照林笑的建议改造了,建成后使用起来又干净又无异味又方便,还可以冲澡,成了村里的热门话题,就连米地主家都来人来学习经验。林笑做的水泥板也卖出去了不少,都是乡里乡亲的,每块板收五文钱,县上的一小块要三文钱,一块水泥板大小要顶并排放着的三十块红砖呢,一时间钱家村家家改造茅厕,钱家的水泥板都供不应求啦。

    钱家的荒地也全都开出来了,钱家的男人和雇工们先种十六亩高粱,再种五亩大豆。这时村里的人家也开始6续地整地翻地准备春耕。两亩泥鳅塘因为鳅种不足,都不够养半亩的,只好先注满一塘水靠天养着。钱一强说过些日子他出门去寻摸些草鱼苗,还是试试养鱼的好,毕竟鱼塘的效益还是很可观的。

    这么忙乎了十来天,只歇一天,钱家村就全村出动采仓术,今年不同于往年,村长和族老们带着每家抽出的一个青壮年,跟在后面种仓术。往年只是采,今年是一边采一边大规模的种。人们将老苗连根挖出,抖去泥土,用刀将每蔸切成若干小蔸,每一小蔸带一至三个根芽,然后埋在土里,围个水洼子,浇足了水。

    大人们在前面埋头苦干,小孩子们成群结伴地在林子里窜,好不热闹。

    这日,钱家晌饭后正在院子里聊天,突然见到丁常来满头大汗地进来

    “叔,米老爷家的锦春少爷在省府被拐子拐了,米老爷来信让请您和十万去趟省府帮他寻人”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