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 屏山济世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土司女将秦良玉平息,先是杀樊龙、张彤,收复了重庆,然后,川黔两省官军加上秦良玉的白杆兵会剿奢崇明的老巢永宁,奢崇明兵败自杀。叛乱已结束了。”

    由于叛乱已经平息,想必路上已经平安,一家人不约而同想到了回重庆的事。

    鲁邦主:“重庆的情况我不清楚,但我见到的泸州的情况极不令人乐观,由于奢崇明叛军几次路过泸州,几次洗劫泸州,泸州已是一派荒凉。整条整条的街道被焚毁,即使侥幸保存下来的房子也是十室九空,了无人烟。我想被叛军盘踞近一年的重庆,也不会比泸州好到那里去。有泸州的老百姓说,为使叛军无所藏身,官军同样烧房子,甚至是一片一片的烧。”

    这个消息,又给代朋一家心里头蒙上了阴影。

    当晚回到家,一家人坐下来冷静思考。

    张春红:“无论怎么样,到重庆后,我想立即去绥阳看我的世选、世臣,几岁的娃儿就离开爹妈。”说着抹起了眼泪。

    余成慧:“在上可一家的照料下,你还不放心吗?”

    张春红:“有大哥大嫂的照料,我肯定放心,但这与当妈的对儿子的思念是两回事。”

    管代朋:“我相信上可的经营管理能力,完全可能已建成一个温暖的家了,但作为当爹妈的,对儿子,对孙子的思念,我与春红有同感,到重庆后,我们首先回绥阳上坪村去看他们,去团聚,如果石桥铺还好,就把娃儿接出来,如果重庆已一片残破,我们就去绥阳谋生。大不了重新回到土地上种庄稼。”

    管上学:“我同意爹的安排,有我的手艺在,大家一定饿不了肚子。想屏山这样的穷乡僻壤我们都生活得好好的,像模像样的,偌大的绥阳县难道还放不下我的一个医案?走,说走就走,化蛟表哥,我们还有多少存药?”

    余化蛟:“每样只有很少了,加起来最多只有几口袋,我知道在这里住不长,所以我没提进药材的事。”

    管上学:“化蛟表哥做的对,爹,明天就去看船,妈,你与春红可以考虑收拾行李了。”

    第二天,管代朋到码头看有没有到重庆的船,特别打听刘老大在什么地方,问了好多人,终于打听到了刘老大已揽到到屏山的货,可能明天,至迟后天就可能到屏山。

    管代朋回到家中,将刘老大明后天来的消息告诉了大家。于是决定上学第二天停业收拾,打包用于给病家施药的各种药材,然后统一装入两个麻袋中。余化蛟也是将剩余的大包药材分别包装好统一装在两个大口袋中,余成慧也计划将衣服被盖收拾成一挑和一背篼,其他都送给茶馆老俩口。

    管代朋专门在码头上等刘老大,果然在第二天下午将他的船等到了。

    刘老大还是那么热情与健谈,双方拱手之后刘老大说:

    “管掌??一向可好?”

    管代朋:“好!好!托你刘老大的福,一家都好。”

    刘老大:“管掌??在码头等我,想必打算回重庆了。”

    管代朋:“我正有这个意思,不知外面情况怎么样?刘老板无脚行千里,见多识广,外面是不是完全的安定了啊?”

    刘老大:“外面的确平静了,也没有兵祸了。倮倮这一叛乱,各处可遭大难了。听说沿途所过,一片废墟,倮倮兵逢人便杀,见东西就抢,遇房子便烧,人们死的死,逃的逃,藏的藏,早已面目全非了。官府的人也一样跑的跑,死的死,很多地方是有衙门无官员,甚至连衙门也没有了,盗匪也起来了。一些人生活无着落,便啸聚山林,落草为寇,这世道看来要变了。”

    管代朋:“重庆有我的一份家业,无论世道怎么样,我还是要回重庆去看看,不知道长江水路平不平安?”

    刘老大:“水路倒没有什么问题,这是我们船家的衣食所在,各地船邦都很注意维护水路的安全。”

    管代朋:“那就好,你的船什么时候走,我们家搭你的船走。”

    刘老大:“我刚到,还没去揽生意,明天等一天,后天一早,无论有没有生意我都开船,我问一下管掌??你们有好多行李?”

    管代朋:“大约是五个大人,三挑东西加一个背篼,比来时少多了,你看这船资多少呢?”

    刘老大:“从泸州到屏山与泸州到重庆差不多,只不过来时是上水,回去是下水,来时三两,回重庆五两怎么样?”

    管代朋:“好,五两就五两,后天早晨登船。”

    刘老大:“好哩!”

    船准时从屏山县城出发,经几天几夜的奔波劳碌,于腊月初八,管代朋一家又回到生活了好几年的重庆。他们在南纪门码头上岸,先在南纪门找了个客栈安顿下来,管代朋决定第二天让余成慧、张春红带着孩子在客店休息,他们三个大男人去石桥铺。

    第二天中午时分便到了石桥铺,一看大吃一惊,完全面目全非了,许多房子被烧,被拆或垮塌了,到弘仁堂一看,门面的房子没有了,但后院基本还在。在一个小饭铺吃过午饭,便赶往走马岗。到走马岗时,除进场口的石朝门外,场内的房子比石桥铺还惨,基本上烧光、拆光了,弘仁堂分店也只剩过火后的光架架,什么家具都没有啦。昔日偌大一个繁华的场镇只剩下二三十间房子稀稀拉拉的立着,幸喜得还有间简陋的客栈,里面也只住了三五个客人。管代朋他们就在这客栈将就住了一晚。当晚他们听店家讲倮倮兵过的情形:“当时人们能跑的都跑了,能带走的都带走了,当倮倮兵冲进场镇时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除了十几个跑不动的孤老,场上也没有人,能抢的东西也极少。倮倮兵一生气就烧房子出气,除了他们一些当官的要住的房子之外,其余全烧了。现在保留下来的二三十间房子就是当时倮倮当官的住的。”

    第二天一早,他们便往回赶,己时末,又走到石桥铺,走到自己的院子前,管代朋提议,回到院子的房间看一下,看有没有可用的东西,大家各进一间房,代朋进到原来住的房间,床还在,柜子也还在,突然看见床下有个小布包之类,他弯腰捡起来一看,上面绣着一些他没有见过的图案,花不像花,树不像树,当打开一看,里面竟有二个金元宝和三个五十两重的银元宝,他赶忙揣进怀里,他又弯下腰去,看床下还有什么东西没有,结果又在床脚柱找到一个五十两重的银锭。再看什么都没有了。他出来见着上学与化蛟并没有说这件事。

    这时管上学突然想起他临走时将弘仁堂的门匾取下来叩在屋后的乱草堆里,他赶忙去屋后,乱草堆仍在那里,翻开乱草,弘仁堂的匾完好无损的叩在那里。

    管上学:“爹,真是奇迹,这表明我们弘仁堂也是大难不灭,必有再兴旺的一天,古人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物与人同,大难不灭,必当再兴,爹,我将他带走了。”

    管代朋:“上学说得对,大难不灭,必当再兴,看来重庆目前是不可能置业了,走,去绥阳。常言说得好,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前几个月对我们来讲不就是东边不行,我们在西方干,照样添丁进口,行医赚钱,现在我们来个黑了北方有南方,到南边去,天下之大,只要有手艺,只要肯干,那的都找得到饭吃。”

    管上学:“对,黑了北方有南方,走,到绥阳去。”

    说着,找了块破被单将门匾包好,用根长绳子?好?d在背上。

    三人刚一出门,就看龙沛潇和龙麟站在龙兴药业的废墟前说什么。

    管上学:“爹,龙会长来了!”

    管代朋一看,果然是龙会长,忙喊:

    “龙会长,龙少爷!”

    龙沛潇一听有人喊他,忙朝这边看,一下就看到他们三人,于是忙拱手致意。

    “大叔好,小兄弟好!”

    龙麟:“管爷爷好,小叔叔好!”

    龙沛潇:“真没想到,会在此时此地又重逢了,一家人还好吗?”

    管代朋:“好!好,当时我们在走马决定分两路走,一路由上可俩口子带四个娃儿去绥阳躲难并置业,我们留守走马岗。后闻知倮倮乱兵要西攻成都,必经走马,于是租船逃到泸州,在泸州住了几个月,又逃到屏山,在屏山住了几个月,官军灭了乱军,我们就赶回来了。龙会长、龙大人还好吗?老夫人好吗?”

    龙沛潇:“我们都躲到酉阳老家了,一家人尚好,老太太也很好,看来,石桥铺是不能做生意了,下一步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管上学:“我们刚才正谈到这件事,常言说得好,东方不亮西方亮,我们前大半年不也在西边活的上好的。现在我们就是个黑了北方有南方,去绥阳,在那里寻求发展。这不,弘仁堂门匾都背起了,在绥阳让这块匾重新挂起来!”

    龙沛潇:“对,躲得远远的,离开乱世求发展,搞不准有一天我们一大家都会来绥阳投奔你们啦!”

    管代朋:“龙会长家大业大,龙大人朝廷命官,怎么可能去绥阳大山深处呢?”

    龙沛潇:“管大叔,龙管两家,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当患难与共。从朝廷塘报、邸报来看,全国各地都乱起来了,天下必将大乱,大厦将倾必不可免,魏氏阉党专权误国,现已弄得国之不国,民怨沸腾,民不聊生,达到不反就没有活路的地步了。你说,不乱还朝哪的走?所以我赞同你们去绥阳,我将与你们保持联系。”

    这时,余化蛟问道:“请问龙会长,我哥到那里去了?”

    管代朋:“龙会长,我忘记了介绍,这是余化龙的亲弟,余化蛟。”

    龙沛潇:“化蛟,我撤离时问他跟我走呢还是投奔你们,他说,上可大表哥带信给他,说他去了绥阳上坪村,余化龙说他要去缩阳投奔大表哥,现在应在上坪村。”

    龙麟:“小叔叔,世嘉、世衡姐弟还好吗?”

    管上学:“好,都在绥阳,世嘉跟我学了几年,早已可坐堂行医了。”

    龙麟:“世嘉妹妹学有专攻,事业有成,可喜可贺。”

    管代朋:“龙会长,你城里面的店子还在吗?”

    龙沛潇:“哪的还在哟,城邑丘墟,一片废墟而已。我受你的启发,也来个北方不亮南方亮,以老家酉阳为中心,在酉秀黔彭干起来,度过这一大劫,然后再图发展,龙麟也准备让他跟着我干,学经商,以后这个家业迟早都会交给他。”

    管上学:“龙少爷不走举业之路,龙大人怕不会同意啊!”

    龙沛潇:“奢崇明一乱,弄得大哥焦头烂额,在涪州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留有性命之忧,走又怕朝廷怪罪,最危险时,是我强行把他拖走的。我说,大不了不做这个州官,有什么了不起,他才肯离开涪州。现在他已心灰意冷,在这天下大乱之时,举业是当不了饭吃的。”

    管代朋:“龙会长,你下榻在什么地方?”

    龙沛潇:“我没有下榻在什么地方,我包了只船上来,吃住都在船上,船靠在南纪门江边。”

    管代朋:“正好,我们也住在南纪门里,龙会长,上学媳妇又生了老三,仍是个儿子,取名世敦,已四十天了,胖墩墩的。”

    龙沛潇:“正好一路,去看看小兄弟的胖儿子,走!”

    二个时辰以后,他们来到南纪门客栈,上学进门就喊:“妈,春红,龙会长来看你们了!”

    一听说龙会长驾到,俩婆媳赶忙抱着孙子出迎,一会管代朋带着龙会长父子进来了。

    余成慧:“龙会长,龙少爷,稀客!快进屋坐。”

    张春红:“龙会长好,少爷长得像龙会长这么高了,中举没有?”

    龙沛潇:“大婶好,弟妹好,恭喜恭喜又添贵子。”

    说着从身上摸出个十两重的银元宝,递给春红,说道:

    “这是给娃儿的见面礼,祝小世敦长命百岁!”

    张春红:“谢谢龙会长。”

    余成慧:“老夫人还好吧,夫人和成风小姐好吗?”

    龙沛潇:“好!好!奢氏之乱,我们躲回了酉阳老家,最近才回涪陵,上重庆来看看。”

    余成慧:“龙会长,你们的房子还在吗?”

    龙沛潇:“在个啥哟!城里南纪门分号和石桥铺药业总号都没得啦!被叛军夷为平地啦!“

    管代朋:“我们也一样,走马岗的烧成了光架架,石桥铺的铺面没得了,院子里面也烂些些了。“

    管上学:“妈,春红,我们的弘仁堂门匾还完好的保存着,我走时藏在屋后乱草堆里,面子朝下,所以叛军没有发现,我们把他背回来啦!“

    龙沛潇:“我的船就靠在南纪门码头,我还要去商会萧会长那儿有点事,大叔、大婶,小兄弟,我们就告辞了。”

    一家人送出大门口。

    管代朋把一家喊至屋里,说道:

    “无论走马岗或石桥铺都无法恢复了,重庆人十成走了八成,也没法做生意了。龙会长说,现在世道差的很,奸臣当道,黑暗无比,百姓难以存活,各地小股起事此起彼伏,燃成熊熊大火是迟早的事,天下大乱,即将出现。因此我和上学商议,南下绥阳,首先保住一家大小,然后再图发展。”

    管上学:“爹深谋远虑,先让大哥到绥阳去打基础。大哥大嫂都能干,是勤快人,带了一定的资金去的,我想经过这大半年,一定扎下了根,所以我们决定立即南下,去绥阳。”

    管代朋:“长江两岸经济发达,是争江山夺社稷的主要争夺之地,重庆城地扼两江,易守难攻,更是兵家必争的重点,这些地方在改朝换代江山易主之时,皆不可留,只有绥阳上坪村那些老山旮旯才是隐居活命的地方。所以我决定立即南下,去绥阳。现在路上还平静,我一会就去看雇得了骡马不,如雇得了就雇两匹驮东西和药材,不行挑起都要走。”

    余成慧和张春红同意这种安排。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