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七章 喜事连连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sp; 管上可:“龙会长,陈二娃两爷子就是这坡坡边上的人,我就请他两爷子管理这四千亩地,算两个长工的工资,这样,这八个山堡种得怎么样就跟他们俩爷子的利益挂起钩来了,我相信他们会尽心尽力的。我准备把这个办法也搬到上坪村来,让上坪村的父老家家都能参与我们的药材种植,自觉的维护我们的药业。”

    龙沛潇:“大兄弟,还有层意思更重要,一旦有乱兵匪寇进来,只要我们整臂一呼,他们会自觉拿起武器维护包括我们两家在内的安全,你说是不是?”

    管上可:“龙会长说得很对。龙会长,大夫人一下拿出来这么多钱,一买就是八个山头四千亩,真有魄力。龙会长,你还准不准备增加土地?要买的话,我也增加点,合在一起买好讲价一些,同时买荒山堡也划算一些。”

    龙沛潇:“要得,我还是觉得兔子不吃窝边草,到邻村去买,采取陈家村这种种植办法,如有的话,两三千亩都可以。”

    管上可:“龙会长是看到的,我们家几个儿娃子几年就会长成大人,他们又一心一意要跟着我种药材,当药农。目前这八百亩肯定不够他们兄弟种的,等他们长大了,小的两个世敦、世惊也成长起来了,等他们长大了,更没有他们的地种了,所以我想趁地贱时买点,只是我能力有限,只能进几百亩,一次进千亩,想都不敢想。”

    龙沛潇:“大兄弟,我们已是亲家了,是一家人了,有机会你就多进些,进个两千亩,不够的钱就算我借给你,趁目前我收缩生意,还有很多空钱,你大胆的买,就像陈家村这样,四千亩八个山头一起买进,你二千亩,我两千亩,仍由你统一管起来,收摘时再分开放。

    管上可:“行,谢谢龙会长支持。时候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

    当天晚上,管上可去给管代朋谈买地的事,说道:

    “龙会长建议目前荒坡地比较便宜,多买些地,他先帮我们垫着,有了再还。”

    管代朋:“目前我们手头还有多少余款?余成慧,你拿出来清一下。”

    管上可说:“我通过给龙会长、龙知州夫人干事,节约下来约五百两银子,就可买一千亩荒坡,加上知州夫人交给我为他的地将来使用的二百两,有七百两,不知我们自己有好点?”

    余成慧:“我清理了一下约二百两。”

    管代朋:“过年以后又要大量用钱,所以龙夫人那二百两不能动,更何况,买了地就要开垦也要花钱,因此屋里的钱也不能动,这样,就要向龙会长借五百两,数量倒不是很大,三年之内还清没有问题。”

    管上可:“爹同意了?”

    管代朋:“同意了。”

    管上可:“爹、妈,我主要考虑,几年后世衡、世选、世臣就长大了,再过几年世惊、世敦也长起来了,五个儿子地少了没事干,一天流起就容易学坏。”

    管代朋:“上可,你考虑得长远一些是对的,地,能进则大胆的进,龙会长也说过,兵荒马乱,外出做生意极不安全,大量的钱积压在屋不如买点地种药材。”

    管上可:“爹,今天龙会长就是这样说的,他说他正在收缩生意,钱多的是,不如买些地来种药材。所以他叫我大胆的买,钱不够他给我垫着。他今天去看了龙夫人八个山头,四千亩土地上男女老少几百人在开垦的状况,很受感动,也希望我们也在邻村找多个山头相连的四五千亩的地方,一家一半,归我统一经营管理。”

    管代朋:“那样当然好呦。”

    管上可:“爹,我准备带上罗三山去东边一带看看,如有陈家村那样的情况就一口气买下来,反正龙会长一家就住在城里不走了,随时可以去找他拿钱。爹、妈,天很晚了,你们早点睡,我走了。”

    第二天绥阳城来的人都回绥阳城去了,上学临走时又给管代朋仔细诊了脉,留下些药。

    回到绥阳后,知州夫人将龙麒安排在龙沛潇这里与龙麟一样学经商,她自己带着几个佣人准备返回涪陵,龙沛潇将龙兴药业使用的那艘大船让她乘坐而返,建议他们停在涪州码头上,让船邦邦主派人看着,一旦时局有变,便乘这艘船迅速逆水而来绥阳。保住自己要紧。

    管上可第二天带上罗三山往东面邻村鲁家湾,皆没有连片的荒山堡出售,再往前走了两个村,在转过一个山堡后,进入一个平坝,只有十几户人,皆很贫穷,围绕平坝正好有几个山头荒着,平坝不太大,一百来亩水田,管上可问住在坝边的人家:“这些山是哪家的?”

    村民:“这些山的主人不住在这里,住在绥阳,原来是做生意的,现在生意收了,准备到遵义府去,连这一百亩田也是他家的,每年只是来收收租谷,平常是不来的,四周的荒山坡他才懒得管。”

    管上可:“你们老板姓什么?好不好找?”

    村民:“姓官,当官的官,这个地方就叫官家湾,他在绥阳住了十几二十年,可能好找啊!”

    管上学:“你知道这九个山堡有多少亩吗?”

    村民:“具体的说不清楚,四五千亩怕是有的。这个地方周围都是大山,冬天冷风吹不进来,一点都不冷,夏天周围都是树林,凉风悠悠的,就是离外面远一点,到县城都有五六十里。”

    管上可:“谢谢你,大哥,我们只是问问个。”

    管上可带着罗三山回来给管代朋说了官家湾的事,管代朋说道:

    “这是个机会,我想这样办,先叫上学去摸一下,那些人不清楚这时土地价钱,你告诉上学只想买他的水田,顺便提一下山堡的事,表示并不想买,他实在想脱手,就叫他随便作点价给你算了。这就可能以很少的银子得到这九个山堡。如果成功,就算我们自己的,他龙家哪晓得我们得了官家湾,以后龙会长问起来就说早就买的了。”

    第二天一早,管上可带着银两与罗三山一道进城了,进城以后便让罗三山回上坪村了。

    中午午饭时上可与上学谈到买田的事。

    管上可:“二弟,今后四家人都回到上坪村的话,有十几个人,目前只有十几亩水田,搭的谷子肯定不够吃,所以想买点水田,官家湾有个姓官的有一百亩田想卖,但老板住在城里面,二弟你认得的人多,给打听一下。”

    管上学:“正好有个姓官的病人下午要来看病,都姓官,看是不是他?至少他可能知道,大哥你就在屋里等着。”

    午饭后,管上可将管上学叫到楼上详细的讲了官家湾的地的问题,特别强调如果能低价将九个山头拿到手的话,以后几个娃儿就有地种了,让他想法促成这件事,这事是不好让龙家知道的。”

    管上学:“行,我知道怎么办。”

    果然午饭不久,那姓官的病人来了,一进门就说:

    “管郎中,你真不愧神医,两付药我的病就好得差不多了。”

    管上学:“过奖了,神医之称不敢当,这付药下去,你就完全好了,我先摸摸脉。”

    官姓病人伸出手来放在药枕上,管上学开始切脉。边切边说:

    “官大哥,在绥阳城做什么生意啊?”

    官大哥:“我原来做绸缎生意,这里是个穷山沟,买绸缎的人少,生意一直不好,想转到遵义府去,正好有个商界朋友为我在遵义大街上找到个铺面,还带院子,所以已收了生意,只是还有些余留的事尚未处理,待处理完后就好搬了。”

    管上学:“官大哥,什么事?难处理吗?我能不能帮得上忙。”

    官大哥:“主要是山里头还有些地要处理。你是郎中,你又不买地。”

    管上学:“官大哥,恰恰相反,我正可以帮得上忙,我虽然不种庄稼,但我大哥却在山里种庄稼,由于人口增加想买些水田,正来跟我商量这件事,官大哥,你有水田吗?”

    官大哥:“就是有百来亩水田要卖。”

    管上学:“我大哥正好在这里,你跟他谈谈如何?”

    官大哥:“可以呀!”

    管上学:“我带官大哥去内院见我大哥。”

    官大哥随管上学进得内院,管上学说道:

    “大哥,官大哥来了!”

    管上可迎了出来拱手道:

    “官大哥请屋里坐,看茶。”

    管上学:“官大哥,你们屋里谈,我去给你开方拿药。”

    管上可与官大哥坐定,喝茶。

    管上可:“官大哥贵体欠安,不知是什么病?”

    官大哥:“眩晕病,老毛病了,一直吃起药的,因处理一些遗留的事,一着急,又发了,幸亏管郎中妙手回春,两付药就医得差不多了。”

    管上可:“这是官大哥福大命大。不知官大哥什么急难之事,把病都急发了。”

    官大哥:“本来我要搬到遵义府去做生意,人家把店面都看好了,就是山里面还有点田地想处理了,干干净净的走,可一时又难找到买主。”

    管上可:“我由于添丁进口,想买点水田种谷子自己吃,恰好前些日子,会个熟人转到官家湾,听你的佃客说是官大哥的田想卖,不知官大哥开什么价?”

    官大哥:“一般价据说是三两一亩,看在你是管郎中的大哥,二两伍。”

    管上可:“官大哥,我种了几十年庄稼,你那水田周围有山,日照不好,属冷浸田,产量不高,每亩能打二石谷子就不错了,所以这种田是卖不起价的。”

    官大哥:“那你还个价吧?”

    管上可:“我不好还价。官大哥,那佃客说附近几个荒山堡也是你的?你怎么去买那种岩包包山坡?”

    官大哥:“是祖上传下来的,一直荒着,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也没得功夫去管,大兄弟,你如果有办法,也一并拿去。”

    管上可:“我也没啥用,官大哥看这样好不好,你连水田带山堡一并作个价,卖给我。免得拖泥带水的,留个尾巴,影响你做大生意,赚大钱。”

    官大哥:“一并处理了当然好,我说个价,一个山堡三十两,九三二百七十两,水田一百三十两,共四百两如何?”

    管上可:“一个山头三十两太贵了,我买不起,看来我们是有缘无分啦。”

    官大哥:“那你还个价呢?”

    管上可:“我手头上只有二百五十两,再向我兄弟借五十两,我只出得起这个价。如果官大哥觉得不行,我就不耽误官大哥的时间了。”

    说完又给官大哥续上茶,等他回话。

    官大哥想了一阵,一咬牙,说道:

    “三百两就三百两。”

    管上可:“官大哥,那我请我兄弟来帮我们立个字据,然后我先交五十两定金,我们再一道去官家湾,你将土地点交给我,我再陪你回来,你把地契给我,我把余款给你。”

    官大哥:“干脆,明天上午我们起早点去官家湾,点交了土地我们便一手交钱一手交地契。”

    管上可:“官大哥真是爽快人,就按你说的办。”

    随即叫上学进来写了契约,一式两份,双方签名盖印,上可当即给了张伍拾两的银票。

    第二天一大早去官家湾点交了土地水田,上可拿出二百五十银票,官大哥拿出地契,点交给管上可。管上可邀他到管家院住一晚再走,他看了看天,只在管家院吃了中饭,便起程回城了,管上可帮他找了架滑竿抬他,这样天黑以前便回到家里,第二天便赶去遵义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