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情醉江南钟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出了灵古寺大门,乘坐钟山风景区里的小火车到中山陵。很小的时候就看见过孙中山先生的伟人像。小女孩的眼里看这个老头真帅,特别是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好象能洞穿人的灵魂。我更喜爱他的夫人宋庆龄。我小的时候全中国的孩子都叫她宋奶奶。她身穿旗袍,头梳发髻,面含微笑,和许多可爱的孩子在一起的画。她真高雅漂亮又慈祥。显示出高风亮节的气质和慈祥的风度。她受到中外各界人士的崇敬,被国际上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周恩来总理称宋庆龄女士为国之瑰宝,她是当之无愧的。就觉得宋奶奶离我很近,她就是给孩子的我们送幸福的人。

    紫金山共有三座东西并列的山峰。主峰为北高峰,其余分别为西为天堡山和东为茅山,矛山南坡的苍松翠柏之中。矗立着一座驰名中外的陵墓建筑——中山陵。中山陵坐北朝南,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层层升高,气势宏伟。七十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中孙中山先生jqk1866~1925]安息于此。孙中山先生虽然与世长辞,但是他浩气长存,永远为世人所敬仰。从此,中山陵就成为中外人士景仰的圣地。中山陵墓是孙中山逝世后遵照他生前安葬在钟山的遗愿,南京民国政府在紫金山选址建造中山陵。孙中山先生的葬事筹备处广泛征集陵墓设计方案。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自由钟”(也有称:警世钟)式图案荣获首奖。“钟”含有警示之意,象征了孙中山先生对革命的贡献。吕彦直还被聘请为陵墓总建筑师。这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都取得很好的效果,色调和谐,从而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

    中山陵是民国初期我国自行建造的一项重大工程。陵墓占地两千亩。它结合紫金山山峦形势,把从陵墓至亭、门、碑、坊等个体建筑用宽广的石阶、平台、围墙及大片的绿地,在一条中轴线上联成完美的整体。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博爱”两字正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石坊后是长达375米、宽40米的墓道。前行为正在修缮的陵门,它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这里用青色的琉璃瓦有其一定的含意,青色象征苍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以此来显示孙中山先生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

    再进为碑亭,碑亭平面近似方形,阔约12米,高约17米,一块高约9米的碑石上刻着由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国民党内四大书法家之一谭延闿,手书的“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的鎏金大字。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台阶用苏州花岗石砌成。平台十个。由392级石阶把中山陵的主体建筑一个中轴线上,呈钟形。路两边全是各种名贵树木,成排成林,向纵深处延深。奉安纪念铜鼎一对仿古铜铸的器物,鼎高1,5米,直径1,3米,鼎壁上铸有“奉安大典”篆字,古朴持重,西侧铜鼎腹壁上有两个空,是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击南京时炮弹所击。最高的平台有华表两座,后为祭堂。华表乃为柱状标识物,标志祭堂即在此。

    站在此处放眼回望去,莽莽群山接天际,涛涛绿海奔眼来。几百座山,几万丛绿,陵墓建筑碧瓦银墙、气势磅礴、极其庄严、雄伟。就能感到建筑本身的那种恢宏气势。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长30米,宽25米,高29米,外壁用香港花岗石建造。堂顶是中国传统的重檐歇山式,上盖蓝色琉璃瓦。祭堂南面三座拱门为镂花紫铜双扉,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中门上嵌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天地正气”直额。祭堂中央供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高4。6米,逼真生动,是世界名雕刻家保罗朗特斯基在法国巴黎用意大利白色大理石雕刻的。底座镌刻六幅浮雕,是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的写照。祭堂的东西护壁大理石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全文和胡汉民等人书写的总理遗嘱。

    穹顶上绘有巨幅国民党党徽。堂后有墓门二重,两扇前门用铜制成,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石刻。墓室在海拔165米处,与起点平面距离700米,上下落差73米。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顶部用彩色马赛克镶嵌成国民党党徽,地面用白色大理石铺砌。中央是长形墓穴,墓穴深5米,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此像系捷克斯洛伐克雕刻家高崎按遗体形象雕刻的。十分逼真。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用一具美国制造的铜棺盛殓。我在圆形墓室内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冷森森的肃穆感觉。

    可惜不让拍照片。在墓室外的墙壁上,有长长的有关中山先生及陵墓的图片介绍。不仅使我们看到了孙中山先生为推翻两千多年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