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丽的庐山庐山上的小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壁洞穴中的麻皮青蛙。又名赤蛙、棘脑蛙,体呈赭色,前肢小,后肢强壮。因其肉质鲜嫩,肥美如鸡而得名。庐山石鸡昼藏石窟,夜出觅食。形体与一般青蛙相似,但体大,肉肥,一般体重三、四两,大的重约一斤左右。小街是大自然流淌出来的馨香和赐给人类的一幅天然画卷。隔离了城市中的喧嚣和浮华,好似一个世外的桃花园。

    当时我和朋友们说。老了真想到这如仙境般的地方生活。之后我们去了庐山植物园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植园之一,园地面积达4000多亩,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植物品种繁多,供游人观赏。简单的看了几处植物花卉,就去庐山的含鄱口,左望扬子江,右望鄱阳湖,形势壮观。这是一个山口,欲吸尽鄱阳湖水,故名含鄱口,我们去的时候刮很大的风下着雨。人被呼啸的风吹得站不稳。鄱阳湖水奔腾咆哮浊浪滔滔。和导游我们匆忙离开,前往著名的花径,我们到达花径的时候艳阳朗照,庐山有很奇怪的气候现象,十里不同天,走十里就会感受不一样的气候。情趣异常。花径是庐山三大名寺之一大林寺的遗址。据说唐代诗人白居易登庐山时,山下桃花已谢,而这里的桃花却正值怒放,诗兴大发,写下了大林寺桃花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始建于晋代的东林寺,规模宏大,被称为中国佛教八大道场之一,是庐山寺院的鼻祖。白鹿洞书院,相传是唐代李渤读书的地方,并在此养一鹿自娱,后称白鹿洞。宋代朱熹、陆九渊重建洞府,扩建为书院,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四大书院之一。该处林木葱茏,环境清幽,院内还有数以百计的历代碑刻。院门外不远处一片翠绿的竹林边有个供游人钓鱼的大鱼塘。三棵古树。其中有两棵银杏树,一雄一雌遥遥相望,1400年了,非常粗壮。银杏树我去江苏泰兴见过不少,但是像这样古老的银杏树却是第一次见。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奇妙。

    庐山区长约25公里,宽约20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的瀑布也是有名的。唐代诗人李白的题庐山瀑布一诗,给庐山瀑布带来了极高的声誉。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写庐山瀑布的短诗,采取了艺术夸张的手法,气势雄伟,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庐山的瀑布最著名的应数三叠泉,被称为庐山第一奇观,从五老峰、大月山峰汇集而来的泉水,经过山川石阶,折成三叠,全长近百米。从高高的山头凌空下,宛如一幅水帘悬挂空中。我是很不容易攀上飞流而下的三叠泉下面的大石头上小心翼翼的照了两张像。脚下的石板太光滑。脚都是用着浮力,不敢用力踩。泉水飞溅在脸上衣服上。我现在看这照片那泉水飞流的形状象千年白色老人参。我竟是那么渺小的一小点。导游说那泉水招财,美容,制病,让我们多洗洗手脸。放水里些硬币。庐山最有名的可能要算“仙人洞”了,是绝壁上的一个天然石洞,传说为吕洞宾“修仙”处,洞内有吕洞宾石像,一棵劲松挺立在洞外的“蟾蜍石”上,石壁上有“纵览云飞”四个摩崖大字,毛泽东同志的诗句“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就是描写仙人洞的。仙人洞人山人海,香火缭绕。跪拜的人非常多。

    庐山故多奇峰峻岭,悬崖峭壁,千姿百态,有的浑圆如华盖,有的绵延似长城。有的高摩天穹,有的俯瞰波涛,有的象船航巷海,有的如龟行大地,雄伟状观、气象万千。山地的周围则满布着断崖峭壁,峙谷。 庐山处于亚热带季风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宜人,庐山的年降水量可达1950—2000毫米,而山下的九江则为1400毫米左右,故山中温差大,云雾多,千姿百态,变幻无穷。有时山巅高出云层之上。从山上往山下看,脚下则云海茫茫,有如腾云驾雾一般。

    庐山地形走向,东西伸张,南北收缩,像片枇杷树叶。东临高垄,西接赛阳,南濒黄龙山麓,北靠莲花。其长约29公里,宽约15公里,周围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由于庐山所处在亚热带地方,土质潮湿肥沃,气候湿润,有利各种植物发育。因此,在这广袤的300平方公里土地中,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00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上山下植物分布有亚热带竹林,有热带常绿阔叶林,有温带落叶阔叶林,有寒带针叶林,以及一般灌木林、混交林,同时夹杂野花野草。形成竹木茂盛,花草芬芳,郁郁葱葱,好个植物荟萃之所以成为胜地,也与植被的功绩分不开。如此茂林修竹,不愧为幽雅翠境。

    庐山气候温适,云雾较多,全年平均有雾日达192天。更奇异的是庐山云雾常年此出彼没和变化莫测,给庐山增添了妙景。庐山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在雨量丰沛条件下,有多达90多座峰岭的庐山,因地壳运动和冰川剥蚀的巧琢,有的峰岭夹峙峡谷自然形成陡壁深壑,峭崖渊涧,构成众多的瀑床,加上水源四季不断,形成数量众多景观壮美的瀑布,此为庐山一奇。“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自古以来深受众多的文学家、艺术家的表睐,并成为隐逸之士、高僧名道的依托,政客、名流的活动舞台,从而为庐山带来了浓浓的文化色彩,并使庐山深藏文化的底蕴。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庐山的历史遗迹,代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处处闪烁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光华,充分展示了庐山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和美学价值。她是千古名山,得全国人民厚爱及世界的肯定,获一系列殊荣:乃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单位、中国首批4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区、全国卫生山、全国安全山、中华十大名山、世界文化遗产地--我国首批世界文化景观,我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一山飞峙,斜落而俯视着万里长江,正濒而侧影着千顷阔湖,山清水秀景色泛胜。由长江、庐山、鄱阳湖相夹地带,才会形成襟江带湖、江环湖绕,山光水色、岚影波茫之景象。故古人云:“峨峨匡庐山,渺渺江湖间”形容恰到好处。也正因是如此,庐山才不愧为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